第A08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惠济区托育普惠率达92%
“12345便民热线”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电影小镇上榜 城市旅游休闲集聚区创新十佳
巧做“加减法” 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巧做“加减法” 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创新实施“加减”工作法,通过政策赋能做“加法”、企业负担做“减法”,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赋能做“加法”,激活发展强引擎

街道创新构建“精准推送—高效兑现—实时反馈”的政策赋能闭环体系,让政策红利充分转化为发展动力。在供给端,街道搭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依托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群实时推送政策资讯,结合线下宣讲会、入企解读等形式,推动政策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触达每一家企业。在落地端,组建“政策速达”专员队伍,建立“申报—审核—兑现”绿色通道,精简流程、压缩时限,让企业更快享受到政策实惠,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反馈端,街道建立了多维度的企业反馈渠道,通过线上服务平台、线下走访、定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及时收集企业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对企业反馈的问题,街道实行“首问负责制”,一跟到底,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以政策“加法”激活高质量发展“乘数效应”。

企业负担做“减法”,跑出发展“加速度”

桐柏路街道以“减法”服务为抓手,着力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在审批服务上做减法,推行“极简审批”,通过“一表申请+并联办理+容缺受理”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大幅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在要素保障上做“减法”,设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简化流程、提供精准服务等措施,提供用地、用工、融资等“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获取关键要素的成本和难度,切实解决企业要素需求。

在企业协作上做“减法”,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街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梳理辖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绘制产业图谱,定期组织企业开展供需对接会,降低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全链条、多维度、深层次的“减负”组合拳,街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真正实现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奔跑。

本报记者 唐善普

通讯员 李冰妍 卢佳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8970 2025-05-20 00:00:00 二 巧做“加减法” 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