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6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5月15日,陈奕迅因确诊新冠肺炎宣布延期高雄演唱会,这本是一场因健康问题引发的正常演出调整,却在短短3天后演变为一场“被去世”的荒诞闹剧。5月18日起,部分自媒体散布“陈奕迅因新冠并发症去世”的谣言,迅速引发恐慌。 三人成虎,谣言猛于虎,当“陈奕迅去世”的谣言在各自媒体遍地开花、流量狂欢的盛宴下,折射出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失序,更揭示了公众情绪与媒介生态的深层矛盾。谣言事件恰似一场现实版《浮夸》——有人为流量“歇斯底里”,有人以沉默“凝视天花”。当“吃瓜”成为本能,当流量凌驾于真相,我们或许需要一场集体反思:是放任情绪主导认知,还是重建对真相的敬畏?如何建立更高效的信息核查机制、更理性的公众心态?唯有各方努力,让公众、技术、法律与文化形成合力,才能让网络空间少一些“黑色幽默”,多一份真实与尊重。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