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季节,夏日独有的阳光和风把绿城郑州包裹。整座城市,明朗、热烈而又生机勃勃。 近年来,郑州市聚焦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多措并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算力之城、超充之城、钻石(超硬材料)之城、量子之城。目前,郑州正处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冲刺决胜期,处于培育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攻坚突破期,处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窗口期。 动能澎湃 郑州“超充之城”建设提速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汽车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郑州大力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加速奔跑。去年,郑州汽车产量突破11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62.6万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 为进一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充电网络,2024年3月发布《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2035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0万辆,充电设施规模预计达110万个。其中,个人充电桩90万个,公用充电设施20万个。 基于此,2024年河南铁建投新基建有限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强强联合,在新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豫享充艺慧街超充站是河南首座采用华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超级充电站,于今年1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该站地处龙子湖大学城周边地带,邻近居民区及商业区,通达性高、辐射面广。场站采用华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搭配1套华为储能设备、2套华为逆变器,配置4把最大功率达600千瓦的华为全液冷超充枪,能够实现最快接近“一秒一公里”的充电速度,以及20把最大电流250安培的快充枪,能够满足不同车型、不同充电需求的快速充电服务。 创新引领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月中旬,5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院设计师代表共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AI 未来设计师培训会”。大会上,住建部专家宣读:“TransBIM 智能设计云平台已通过住建部产业发展中心的科技成果评定,该成果在建筑施工图智能设计领域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应用价值大,同意通过评定。” 作为“TransBIM”的开发者,来自中原科技城的第三维度(河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TransBIM”平台于2021年10月上线,便一直处于更新迭代中,这也是国内首家投入运营、实现营收的AI建筑设计平台。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原科技城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快发展的核心。近年来,中原科技城培育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30个产业园区,累计招引华为中原区域总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富士康新事业总部等领军项目。 1月10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郑州中原科技城综合评价在全国348个科技城(科学城)中跃升至第15位。 前瞻布局 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宇通研发的5G自动驾驶公交畅行神州,汉威科技的气体传感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郑煤机集团液压支架的产量、数量、品种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安图生物体外诊断系列产品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强基提链、数字赋能、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品质提升、集聚提质、绿色发展”8个专项行动,建设“1566”现代工业体系。同时,大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在全省重点培育28条产业链基础上,郑州市重点推进智能终端、汽车制造等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 如今,郑州的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材料、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7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徐刚领 覃岩峰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