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申蕊闻 闫艳红)每周四上午,二七区嵩山路街道望江居社区2楼的“阅芽共读社”里总是书香袅袅。孩子们的笑声、家长的低语和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交织,让这个专为2至10岁儿童打造的公益空间成为串联亲子默契、编织社区温情的精神乐园。自2022年10月由宝妈发起、社区支持、多方协作成立以来,这场持续近3年的共读之约,已为孩子、家长与社区编织了一张爱意满满的“成长网络”。 2022年社区儿童活动中心落成后,工作人员发现辖区儿童课余多宅在家中,家长虽渴望陪伴却常陷入“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困境。几位常带孩子来中心的宝妈闲聊时感慨:“要是有个地方能让孩子边玩边学,家长还能一起参与就好了。”社区积极回应诉求,着手筹备。令人欣喜的是,几位有幼教经验的宝妈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她们联系辖区培训机构、带来家中藏书,自发组建起少儿公益阅读志愿者服务队,并起名“阅芽共读社”。活动初期仅有6组家庭参与,但随着项目持续开展,精心设计的绘本主题紧密连接生活:元宵节共读《饺子和汤圆》感受传统,清明节讲述《清明节》了解踏青习俗,芒种时节品鉴《麦子熟了》认知节气,父亲节分享《我爸爸超厉害》体味亲情……亲子共读自然地打开了沟通的话匣子,让爱与理解在字里行间流淌。 随着活动深入,2024年的“阅芽共读社”已发展至45组家庭。社区在长期观察中精准捕捉到家长群体的深层诉求:孩子们亟须提升情绪管理与社交能力,家长们也渴望与社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联结。为此,社区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联动心理健康服务站、郑州社区大学等“合伙人”,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活动,在延续传统文化、红色故事分享的同时,增设认知发展、情绪管理等创新主题活动。 “如今的共读社早已成为充满温度的成长共同体。”志愿者孙雨露深有感触地说。越来越多家长从参与者转变为共建者:近半数家长主动加入志愿服务,有人化身“场地魔法师”精心布置活动空间,有人化身“经验分享家”倾囊相授育儿妙招;其中6位家长成为社区微网格长,将共读中收获的耐心与智慧灵活运用到邻里纠纷调解、社区环境治理等工作中。 截至目前,共读社已成功举办130期活动,曾经零星的“阅读小树苗”,在社区这片沃土上相互滋养,茁壮成长。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