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让未成年人模式“安全锁” 不再沦为摆设
开辟更多纳凉区 清凉也是公共服务
别再把野泳警示牌当摆设
县政府文件大段抄袭 纸上形式主义的邪火得灭
用好“差评”这块“磨刀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方都市报:
开辟更多纳凉区 清凉也是公共服务

“装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安全帽”……近日,广东深圳持续高温,午间时段,有网友在地铁站内看到不少建筑工人在不影响出行的空地处,靠着墙根或坐或躺,没人驱赶,没人用异样目光打量。相关视频发布后,评论区不少网友为深圳的包容点赞。

炎炎夏日,很多城市的地铁对“纳凉族”并不排斥,有的地方甚至干脆主动对接这类需求。比如,划出专门的区域,引导市民集中纳凉。一块“临时纳凉区”的招牌,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显得格外醒目,市民聚集于此,也算是一种特别的人间烟火气。还有哪些公共空间可以用作纳凉,可能需要有关部门梳理、挖掘,把空闲的公共空间整理出来,比如苏州就将一些党群服务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博物馆打造成了“清凉驿站”。当思路得以转变,资源就能得到充分利用,公共服务的升级、城市文明的沉淀,也就水到渠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508791 2025-07-16 00:00:00 三 开辟更多纳凉区 清凉也是公共服务KeywordPh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