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05
热到发紫 郑州最高气温超44℃
抢修及服务人员全天候待命
最近10年 郑州高温天气增多10天以上
守护城市绿颜
“抱冬瓜睡觉”能消暑降温? 并非人人适用
河南再发高温天气灾害防范应对风险提示
动物度夏有“凉”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抱冬瓜睡觉”能消暑降温? 并非人人适用

“你别说,真的凉快不少!”近日,一博主亲测抱冬瓜睡觉后感叹道。此“消暑偏方”成本低、操作简单,迅速在夏季走红是有道理的。

寻根溯源

古时候冬瓜就是“降温神器”

“抱冬瓜睡觉”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古人夏天解暑的好方法。民间流传的《夏夜抱瓜眠》一诗曾记载古人借助冬瓜消暑的传统。那么,冬瓜为什么会成为“降温神器”?

从物理属性上讲,冬瓜含水量高达95%以上,且表皮坚硬、质地均匀。其高含水量和较大比热容使其能快速吸收人体热量,并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温度,是个天然的水枕,接触人体时可通过热传导实现物理降温。

从中医角度看,冬瓜性微寒,味甘淡,归肺经、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冬瓜皮更是一味中药材,水煎内服可缓解暑热。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表明,冬瓜富含维生素C、钾等矿物质,是低热量高水分的理想食材。

此外,由于冬瓜成本低,买回来后只需清洗净表面即可,而且抱瓜降温后并不耽误食用。

医生提醒

根据体质,不要盲目“抱瓜”

7月15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琳提到尽管“抱冬瓜睡觉”有其科学依据,但并非适合所有人,且存在着风险。

李琳表示:“冬瓜表皮温度通常比环境温度低5℃~8℃,长时间紧抱可能导致局部皮肤低温烫伤。”尤其对儿童、糖尿病患者或感觉迟钝者而言,皮肤对温度感知较弱,更容易因忽视危险而造成损伤;如果在处理冬瓜时不注意,冬瓜表皮受损,则潮湿的内部环境可能滋生细菌。若使用者皮肤存在伤口,接触后可能引发感染。因此,李琳建议在使用前彻底清洗冬瓜表面,去除白色毛刺,并用干净毛巾包裹与皮肤隔离,以降低细菌传播风险。

此外,脾胃虚寒、阳虚体质者需谨慎尝试,冬瓜的物理降温可能加重腹痛、腹泻;孕妇、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因身体调节能力较弱,易因受寒诱发感冒、腹泻或原发病加重;体弱畏寒者则可通过薄棉布包裹冬瓜间接接触,或将冬瓜置于枕边局部降温,避免直接接触身体敏感部位。

李琳强调:“民间偏方需理性看待。短期使用或能缓解燥热,但持续接触低温物体超过2小时反而有害。”她提醒公众,夏季防暑应结合科学手段,既要善用传统智慧,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切勿盲目追捧“偏方”。

本报记者 黄栖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508798 2025-07-16 00:00:00 三 “抱冬瓜睡觉”能消暑降温? 并非人人适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