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0版:财经·重点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措施》,从抓项目扩投资、抓创新强产业、抓消费拓市场、抓改革促开放、抓就业保民生、抓安全保底线六个方面,制定36条政策措施,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 抓项目扩投资 《措施》提出,强化重大项目带动,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施工和要素保障白名单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审批“绿色”通道,一项目、一清单、一台账推进“双百工程”。2025年“双百工程”、省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实物量投资2100亿元、1万亿元以上。 同时,《措施》提出,加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重大交通项目、重大能源项目、重大水利项目、城市更新项目。 开工建设济钢高端轴承智能化生产基地、超聚变智慧工厂等项目,加快实施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顺丰中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等项目,建成投产郑州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等项目;专班化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中国邮政航空枢纽、贾鲁河复航、南信合高铁、京港高铁阜阳至黄冈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实施信阳港淮滨港区中心作业区扩容提质工程,加快平漯周高铁、焦济洛平高铁、南阳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建成沿黄高速公路、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等;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2025年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59个、加装公共充电桩2万个、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00平方公里、新改建雨水管网1200公里,完成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抓创新强产业 《措施》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出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探索开展专利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试点,培育一批省级概念验证中心,扎实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202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300亿元。 同时,着力培育重点制造业链群,推进“7+28+N”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合成生物产业园区规划建设,2025年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突破140万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建设,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2025年底前累计建成智能工厂(车间)1400个、绿色工厂300个;着力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2025年新培育省级“两业”融合标杆企业30家,开展物流“豫军”企业抱团出海、信息互联行动,培育一批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 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措施》提出,尽快实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研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全面落实氢能货车通行费减免、电动货车通行费优惠、公路差异化收费优惠等政策,深化郑州、洛阳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建设,2025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在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方面,确保2025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0亿公斤以上,加大生猪产能调控力度,实施大中城市周边现代设施农业更新工程,完成1.5万个行政村的设施农业用地选址,2025年新增设施种植业产值30亿元,实施“豫农优品”精品培育计划,成立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联盟,新培育“豫农优品”200个以上。 抓消费拓市场 在抓消费方面,《措施》提出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质效、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加快培育文旅支柱产业、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拓展外贸增长空间等5条措施。 开展百县千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夏日清凉购”家电促销等活动,2025年完成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50万辆、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800万台,推动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4700辆;开展“缤纷夏日·乐享河南”暑期消费季活动,谋划开展秋冬促消费活动,在餐饮、文旅、住宿、零售等领域接续发放消费券。 此外,加快培育文旅支柱产业,实施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开展“四季河南”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推出A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等门票减免优惠政策等;支持各地因城施策开展住房促销活动,落实国家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和异地购房提取政策,扩大商品住房“以旧换新”规模,2025年开工(筹集)配租型保障房5.66万套;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搭建外贸优品内销平台,办好外贸优品系列展销会,实施外贸企业帮扶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千企百展”拓市场行动。 抓改革促开放 《措施》提出,纵深推进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扎实推进150项年度重点任务,完成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企业迁移便利改革、物流降本增效等10个重点事项攻坚。 在深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健全郑州都市圈建设推进机制,深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在全省范围内推出户籍类证明开具、居民身份证补换领“全程网办”等便民利民举措。2025年底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5%。2025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2025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45%以上,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覆盖70%以上乡村中小学校。 在推动四条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出台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办好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持续优化国际货运航线布局、进一步加密航线,2025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2025年开行中欧(亚)班列4000列以上。 抓就业保民生 《措施》提出,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招用、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计划。同时高质量办好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2025年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实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智慧健康养老增能提质三年行动,持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制定普惠托育服务价格政策,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5年新增100所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300所薄弱乡镇卫生院补短,实现1000个以上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抓安全保底线 《措施》提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建立置换债券和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省级直接拨付资金制度,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同时加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支持,做好保交房收尾攻坚工作,2025年底前全部完成交付。 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方面,坚持综合调度与行业调度相结合,健全重点领域、重点地方经济运行监测会商机制,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 本报记者 袁帅 李宇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