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薛璐 通讯员 李旌源)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新密市青屏街街道聚焦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痛点、难点,通过导师帮带传经验、多元培训强技能、网格历练增本领三项举措,全方位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以老带新传帮带,手把手教出“明白人”。近年来,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从原来的以“两委”干部为主体,发展为现在的网格历练、专职社工、部门下派等多元化社区干部队伍,有效提升了社区队伍整体能力素质。街道从资深社区书记、优秀网格员中遴选出18名“实战型导师”,按照“1名导师带1~3名学员”的模式建立帮带对子。主要围绕政策解读、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10项核心技能,通过“日常跟岗学方法、难题共商找对策、定期复盘促提升”的培养路径,将多年积累的“群众语言”“工作窍门”倾囊相授,使他们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靶向赋能补短板,量身定制“成长课”。街道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施教”,构建“分层分类+线上线下”的培训体系。同时,依托公众号、网络干部学院等线上学习平台,及时推送精品课程,方便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截至目前,已举办“青网学堂”13期,培训网格员1300余人次。 扎根一线练真功,小事办妥暖民心。街道将网格作为社区工作者成长的“练兵场”,推行“全员入格、包片负责”机制,主要承担政策宣传、民情收集、便民服务等职责。通过建立“网格日志”“问题销号”制度,促进社区工作者在解决“飞线充电”“走访巡查”“矛盾调解”等民生小事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今年1~6月,网格平台累计办理各类事件674件,事件办结率达98.86%,走访特殊人群1300余次,化解信访案件50余起。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