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省气象部门预报,我省高温仍将持续,全省大部被37℃以上的高温覆盖,部分地区将超40℃。热力加码,公众如何应对高温“烤”验?生产经营单位应做好哪些安全防范?昨日,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安全提示。 公众做好“六严防” 严防高温中暑 关注气象部门高温预报和预警,高温时段不宜外出,特殊人群需做好重点防护;户外活动注意补水、常备防暑药品。 严防“烫伤刺客” 当心户外一些金属、塑料材质的设施,如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太阳炙烤下,即便是塑料的滑梯,午后温度也可达60℃以上,谨防烫伤。 严防电器火灾 空调、冰箱等大功率电器错峰使用,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左右;外出或睡前关闭不必要电源;手机、充电宝勿长时间充电或置于床铺、沙发上。 严防燃气事故 厨房保持通风,用气不离人,用完关阀;定期自检软管、接口;发现泄漏“关阀、开窗、禁火、禁电”,人到户外再拨打119或燃气抢修电话。 严防车辆隐患 定期保养油路、电路;车内禁放打火机、香水等易燃品;任何情况下不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新能源车、电动自行车切勿私拉电线或超时充电。 严防溺水事故 远离野外水域,游泳选择正规场馆;未成年人外出须家长陪同,不游“野泳”、不单独嬉水。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危化品管理 重点排查易燃易爆、遇湿易燃、高温分解类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环节;运输车辆出车前全面检查安全性能。 加强燃气安全管理 餐饮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定期校验;操作间保持良好通风和排烟;夜市摊贩使用正规瓶装燃气,确保软管、阀门完好无泄漏。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定期巡检输电通道、变电站等关键设施;严格电气设备维护保养,防止触电、短路、过载。 防高温疲劳作业 合理调整班次,避开高温时段;高空、露天、强热辐射岗位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严禁超时加班、疲劳作业;有中暑迹象及时就医,谨防热射病。 防有限空间中毒窒息 严格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无计划、非必要不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严禁盲目施救。 防范森林火灾 高温干燥时段加密巡查,及时清理易燃枯枝落叶;完善雷击火监测和早期处置机制。 本报记者 王战龙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