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如果材料科学的研究人员项目结题时,因为订书钉的材料“不合格”就不给通过,你觉得滑稽吗?据《半月谈》报道,一些科研人员反映,他们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尤其是一线科研人员大量精力被“无用功”耗费的问题,仍然有待破解。 几大箱结题材料仅因“订书钉未用不锈钢”而被判不合格、需要重新装订,一个项目竟要经历4次验收,以至于“光打印费就是一笔负担”……这些来自科研一线的荒诞图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让科研领域至今仍存在的一些“形式主义”乃至“官僚主义”问题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些管理部门长期习惯将复杂的科研创新过程粗暴简化为“到点交活”的流水线作业。因此,对于这类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唯有推动管理理念向服务本位回归、制度设计向科研规律靠拢、文化氛围向信任创新转变,才能真正拔掉那根束缚创新的“订书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