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0版:第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旗老师“高中函数入门与学法”本周六开讲
如何培养有悟性的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教育孩子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何培养有悟性的孩子
——上海第三方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赵红旗

很多家长,对于教育道理,谈起来是头头是道,但说起教育的方法就茫然无措。就是有一些教育方法的家长,真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就不是方法了。更有很多本身就是老师,谈起自己孩子教育,也是头痛不已。究其原因,多数情况是家长没有养成“持续耐心观察、闭嘴仔细思考、选择时机对话”等习惯,今天结合“如何培养孩子悟性”的话题,来谈谈家庭教育。

悟性培养不能松懈

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探讨“应试教育”的弊端,对“素质教育”大加赞赏,其实没有应试教育,就难以开展所谓的素质教育。原因是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行为,注定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强烈的“目标导向-应试”是我们家长得以在生活中,有效展开“素质教育”。而对于应试而言,小学生注重习惯培养,初中生注重理解记忆,而高中生偏重悟性。

我们从孩子胎教、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哪个时期不是抱着孩子将来上个不错大学的目标?但河南100万高考学生,能够进入一本学校的只有3万多,如何抓住百分之三的机会?那就是只有“有悟性的孩子”,才可以摘取“桂冠”。何况,更多家长在孩子教育的很长时间,都是认为或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那几所名校”,而这些名校招收的学生只有千人,更是需要自己的孩子“悟性过人”。

耐心细致持续观察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依靠学校,这种想法是“非常致命”的,随便举个例子都可以推翻“依靠学校能够教育好一个孩子”的观点。大家看看多年郑州中考状元的父母多数是老师,就可以明白“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重要性”。无数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孩子教育失败责任就在父母”。

既然我们家长这么重要,就不能够“把孩子送个地方就了事”,而是要投入大量精力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注意孩子“周围的环境变化”。小学生,是“家庭坏习惯”培养期,家长要小心,同时,家长要多带孩子一起学习,在共同学习中,发现孩子优缺点,要大力强化优点,悄悄修补缺点。初中生,是吸烟、打架等“社会坏习惯”侵入期,家长一定不要认为自己孩子大了,可以自己上学和放学了,殊不知,这个时候孩子的坏毛病就在这个“学校和家庭监管的空隙”养成了,家长一定要持续到学校门口接孩子,你会发现很多“惊人的问题”。

高中生,“知识干扰期”。孩子自己认为已经成熟,对周围那些“小儿科”事情不感兴趣,所以这个时候,家庭毛病和社会小毛病对孩子干扰有限,主要干扰是来自于非课本的知识。这个时期,家长就要观察孩子接触的知识,然后从侧面介入,可以探知孩子心理活动。

闭上嘴巴仔细思考

家长有了前面的观察,肯定发现了孩子很多“秘密”,这个时候,在与孩子进行交流之前,闭上嘴巴,仔细思考是关键。很多家长沉不住气,一看到孩子出现了问题,就横加责骂,自认为这样是为孩子好,其实是“关上了教育的大门”。教育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教育孩子的效果越来越差。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家长,当你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时,他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我就是性格直”。

对于孩子的每个变化,家长都要“前思后想”,寻找“应对良策”。如果一时找不到好的方法,就可以暂时放放,通过以后的学习,提高自己,然后再找时机告诉孩子,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这样做,首先避免了“不和谐的气氛”出现,家长就可以“心平气和”的说,孩子就可以“放心快乐”的听;同时由于有了自己“成熟的思考”,孩子在聆听中就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家长也有了更多的信任和崇拜。

选择时机绕着对话

谈话“时机”选择是家长最需要多费心思的。早晨绝对不能够轻易用来教育孩子,一个睡眼朦胧,一个怒气冲冲,怎么想效果都不会好,只会让自己和孩子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都没有好心情。更不能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翻出旧账”,这种“揭伤疤”的教育方法是大忌。也不要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试图介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孩子。不要在饭桌上,谈孩子失败的事情。要在孩子作业完成了,心情还不错,可以顺着孩子的好事情,进入我们的谈话主题,悄悄“引导”孩子。

找到了好时机,也要会说话,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一定不要直接进入主题,我们教育孩子都希望是直接谈孩子的错误,并马上修正这些错误,这本身就有一些“异想天开”。谁会乐意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的地方?一开始谈话,就直接“触到孩子的痛处”,那谈话几乎没有效果。真正的教育是“欲达目的绕着走”,我们要谈孩子成绩,强化孩子优秀的地方,孩子在开心的同时,也就放松了警惕,让孩子自己说出问题。但我们听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要直接评价,而是谈自己或者他人,也发生过此类问题,别人是如何解决的,这种“间接教育”才是教育最佳手段。

孩子有悟性,更多时候是我们家长先有“悟性”。而悟性来自于对细节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家长只有长期观察,持续思考,才具备与孩子对话的能力,但对话的技巧也是我们家长不能忽视的。一个“口无遮拦”的家长,只能培养一个“脑子简单”的孩子。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