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中国新闻
3  4  
PDF 版
安全地过年
国民党参选2008 连马王达成共识
明星来拜年
过年买个新玩意儿
春节发现腐败 可电话报到中纪委
“包二奶”之战继续 女大学生提出上诉
学者拟上书全国人大 倡议采用黄帝纪年
泄露个税申报信息 税务人员可被判刑
让学生做陪酒小姐 艺校被吊销许可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学者拟上书全国人大 倡议采用黄帝纪年

中原网  日期: 2007-02-17  来源: 郑州晚报  
  本报讯 据《新民晚报》报道,您一定知道现在是公元2007年,可您也许不知道今天可能还是4705年,您也许也不知道什么是黄帝纪年。近日,有学者倡议要以“黄帝纪年”作为中国人的纪年法,名为“中元纪年”,引起广大争议。记者还获悉,倡议者将于两会期间上书全国人大。14日上午9时30分,“黄帝纪年”倡议者之一的孙虹钢做客新民网,此外,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也参与此次讨论。

  争辩一:使用“黄帝纪年”需谨慎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称,使用“黄帝纪年”需谨慎。首先,他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创造的,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一般把黄帝看成是汉族的祖先,而我们不应一族独大。其次,他认为,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不应过分强调一个国家的纪年,所以使用“黄帝”需谨慎。他说:“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对黄帝纪年的原因。”

  争辩二:接受西历无可避免

  顾晓鸣说,“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一说其实已不准确,现在可考证的历史至少有7000年,那么4705年也不准确”。顾晓鸣表示,这个年份怎么算其实没有意义,找一个绝对的纪年是不可能的。

  就此,孙虹钢表示,最好的方法是黄帝纪年与公元纪年并存。他称,提倡黄帝纪年实际是为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记忆。他说:“其实,认农历生日的人越来越多,但有多少人知道今年是第几个春节,第几个丁亥年,以前都出过什么事?”

  争辩三:提倡“黄帝纪年”是否合理

  顾晓鸣还说:“根本上来说,西元的纪年法和中国对于自然与人事的那种复杂的、神秘的、富有哲理的想象是根本不吻合的。”

  他表示,中国的纪年法实际已经存在,而用“黄帝”、“炎帝”甚至“中华”纪年,表面上跟西元对着干,实际上还是线性思维方式。如果按照中国纪年的方式,从科学的角度,两者平行是很合理的。如果使用甲子纪年、24节气,西元就能看成是一个标记了,不用理会内涵,只是西方形式化的标记手段。

  争辩四: 更改纪年法是否不便

  就众多网友提及如果更改纪年法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许多不便,孙虹钢向记者表示,这是习惯的问题,习惯了就好了。他称:“使用双纪年或三种纪年的国家有很多,他们也没有觉得跟其他人交往有什么不妥。”

  争辩五:“黄帝纪年”是否该上书全国人大

  记者了解到“黄帝纪年”的倡议者准备于3月全国两会期间提交议案,孙虹钢表示,是否提交议案现在还未定。这次酝酿提交“黄帝纪年”的议案实际上是自发的,由于跟帖者有一部分人可能是人大代表或是政协委员,大家在网上自发地倡导起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孙虹钢说:“至于是否提交成功已不重要,毕竟我们的目的已达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