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太
当今社会,许多人在为“情”而焦虑,而困惑,而挣扎,都在苦苦地叩问:这个“情”字,它究系何物?恐怕没有几个能说清。而这部长篇小说《独来独往》对“情”字的诠释,则耳目一新,引人入胜。
蔡越涛善于写“情”。通览她的作品,多是以写情和剖析人性见长,其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驾驭错综复杂情感的能力,跃然纸上,令人赏心悦目,荡气回肠。从《日出日落》到《家里家外》,再到这部《独来独往》,都是以写“情”为故事载体的。无论是《日出日落》中的梅子怡、《家里家外》中的欧阳秋童,还是《独来独往》中的贺苏杭,无一不是在缠绵悱恻的爱情中纠缠一生的人物。虽说她们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却有着相同的善良本性和对人间真情的不懈追求,这就为刻画那个“情”字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无疑给作品增添了阅读亮点。
这部《独来独往》故事切入点放在世纪之交深化广播电视改革的大背景下,作者独特巧妙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独具韵味。尽管是以写情为主的基调,但写情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对“情”字的层层剥离,透析人性的本质,折射出人物个性的光辉和时代烙印,极富感染力,从而增加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应当说,“多情却被无情恼”仅仅是个表象,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状反映的则是今天的人们在情感生活中的摇摆与迷失,也强烈地折射出社会转型期各色人等深层的观念嬗变和伦理定位。如何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最佳契合点,重建“精神家园”,让真情之花开遍人间,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历史性重任。文学在其中更要发挥其独特作用。即使不能够开出疗救的药方,也应责无旁贷地诊断出病痛之所在。长篇小说《独来独往》对当今社会情感的考问,无疑也是在做着这样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