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郑周刊
3  4  
PDF 版
汉代画像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7-03-17  来源: 郑州晚报  
  >>>胡旋舞是隋唐时期盛行的一种舞蹈

  1973年,湖南衡阳出土一件唐代酱釉瓷壶,右腹饰一乐伎,双手曲举于口部,似在吹笛;正面为舞伎,头戴花冠,身着紧身衫,肩披彩带,正曲身作舞。

  这幅乐舞图,从舞者的服饰和舞姿看,都和唐代文献记载的“胡旋舞”相似。《新唐书·礼乐志》说:“胡旋舞,舞者立球(当为毯)上,旋转如风。”《乐府杂录》也说:“胡旋舞,俱于一小毯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毯上。”

  胡旋舞,又叫胡腾舞,是隋唐时期盛行的一种舞蹈,在唐人的诗赋中多有描述。本文的标题,就是唐朝诗人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中的一句,他的全诗是这样的:“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葡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瞠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仿佛轻花下红烛。”诗中对胡旋舞作了极为生动的描写。

  

  >>>范粹墓中的瓷壶上有乐舞图像

  1971年,安阳市郊范粹墓中出土四件瓷壶,其中两件被压碎,另两件完好,从壶的大小、花纹看,似为一模所制。壶腹正背两面模制有相同乐舞图像。乐舞场面由五人组成,中间一人,立于一个莲花状的小台上,右臂上伸,左臂下垂,反首回顾,曲身作舞。右边二人,有髭须者吹横笛,另一人侧身目视舞者,扬臂作拍击状。左边二人,一人环抱琵琶,左手按弦,右手弹奏,另一人面向舞者,双手击钹。五人均戴胡帽,身着短袖广衫,腰间系带,足穿高筒软靴,面目是深目高鼻,完全属于当时的西域人形象。

  

  >>>出土文物印证舞者技艺高超

  洛阳也出土过两件有胡旋舞图案的瓷壶。其中一件形制完全与范粹墓中出土的扁壶相同,壶表施酱色釉,高17厘米,宽12.5厘米。壶腹正背两面模着与范粹墓扁壶相同的乐舞图像,此壶如不是体形较小的话,很可能被认为与范粹墓扁壶同出一模。

  诸多瓷壶上的图像,在唐代诗人李端七言诗《胡腾儿》中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验证。“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诗人虽然不能将胡旋舞的动作和使用的乐器全部记录下来,但却抓住了胡旋舞的基本特征。参加演出的都是胡人,与瓷壶诸图中高鼻深目的形象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扁壶上的舞者并不是立在小毯上,而是立在一个形如莲花的小台上,这更显出舞者的技艺高超。

  洛阳出土的另一件扁壶上,是一组7人的胡旋舞图,与此壶相同的还有一件是在宁夏出土。两件可能是同模所制,但宁夏的没有洛阳这一件完好。

  洛阳这一件是1984年在孟津发现的,并献交洛阳博物馆收藏。壶高13.2厘米,宽9.3厘米,形制与范粹墓中扁壶相同。壶腹两面各模印相同7人一组的胡旋乐舞图案。图案外部饰以珠纹,图内上部正中有一恋花瓣,下部有一莲花状台座,从底部起勾画莲叶,向上左右伸展,延及腹部两侧,又形成两个莲花小座。正中莲花台座上立一人,似为女子正翩翩起舞,舞者头部微微上仰而又左顾右盼,右臂弯曲向上伸过头顶,左臂后甩过腰,右腿向后勾起,左腿微屈,脚掌踏座,躯体微屈作旋转舞姿,两边莲花座上的两乐人皆抚掌击节。

  女子做胡旋舞,在文献中也有记载,诗人白居易在诗中这样描述:“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就是对上述胡旋舞的真实写照。

  

  >>>胡旋舞已于汉末传入中原

  胡旋舞是什么时候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众说不一。从文献记载看,也只能追溯到北周。《隋书·音乐志》云:“周武帝聘虏女为后,西域诸国来,于是龟兹、疏勒、康国之乐大聚长安……康国之乐,舞二人……舞急如风,俗谓胡旋。”但从出土文物上看,似乎在东汉末年已经传入中原。

  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画像石墓中就有一幅胡旋舞图像。舞者身着紧身短袖花衣,下着短裤,赤足,两臂上伸交叉于头顶,两肩肘各系一铃铛,右足提起盘于左腿膝盖之上,左脚掌着地立于一个小圆形物上,躬身作疾速旋转状。两肘之上所系铃铛向两边甩起,舞者旋转如风之姿跃然纸上。从舞者的装束看,都不是汉人,其舞姿是与范粹墓中扁壶上的胡旋舞极为相似的。

  据《后汉书·帝纪》记载,汉灵帝就非常喜欢胡舞。曹操的儿子曹植还会跳胡舞。《魏志·王粲传》注引《魏略》云:“(曹)植初得(邯郸)淳,甚喜……自澡讫,传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科头、拍袒”就是不戴帽子、脱掉外衣。“五椎锻”就是表演了五个舞段。从上述曹植胡舞的装束来看,是与打虎亭汉墓中的胡舞非常相似的。汉灵帝所喜欢的胡舞,曹植所跳的胡舞,应当就是当时所说的胡旋舞。这是胡旋舞已于汉末传入中原的又一明证。

  胡旋舞:汉末 传入中原

  胡旋舞,曾在中国的大地上风靡几百年,上自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倾倒。安禄山就是因为胡旋舞跳得极出色,才得到了唐玄宗最初的赏识。但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最终还是和许多美好的东西一样,被无情地湮没了。不过我们今天通过一些出土文物和文字的片断记述,依然可以隔水望月,一睹它的面目。

  特约撰稿人 赵世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