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5版:冲刺·复习攻略
3  4  
PDF 版
有了生活积累,才能抓住基础分
在这里,天生我才真的必有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有了生活积累,才能抓住基础分
历史、政治名师认为,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
中原网  日期: 2007-04-26  来源: 郑州晚报  
  ◆历史

  建议:建立历史框架,找历史事件内在联系

  主讲:许艳,郑州二中优秀历史教师

  谈到中考前历史的复习方法,郑州二中的许艳老师说:“我在做一些新尝试,试图改变传统的就试题来复习知识点的方式,而是先把试题涉及的知识点以知识体系的形式梳理出来,再回头去看题目。”

  许老师的设想是:卷子为辅助工具,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思维激活才是讲评的目的。许艳老师说,在平时的历史复习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的知识,到考试时却又忘记了,以及记错、记混大量的年代和人物。许老师说:“我们强调理解记忆,但并不否定机械记忆。没有一定量的机械记忆,理解记忆也就无从谈起。”学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有机结合。以理解为目的,来进行机械记忆的训练,并通过理解记忆,达到提高其自身素养的目的。

  建议:开卷考试也要背、记基础知识

  主讲:罗葳,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三优秀历史教师

  初三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同学不愿意在背记基础知识上多下工夫。总以为到考试时可以翻书。其实开卷考试时间有限,只会给你短暂思考时间,不会给过多的翻书找答案时间。所以背记基础知识特别重要。尽管开卷考试题目很灵活,但它的着眼点还是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才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在备考中要把中外历史的主干知识记死、记准。

  近年来的中招试题对知识结构、中外历史联系考查得越来越多。2006年升学考试题考到“中国从独立到富强的历程”就是一个明证。所以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学会整理知识结构,找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树立中国融入世界的“大历史”观。

  ◆政治

  建议:记住一条,万变不离其宗

  主讲:李艳萍,郑州外国语中学优秀政治教师

  2007年的中招题仍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试题体现以下几个特点。时代性: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地域特色:围绕河南的文化、经济等方面设计试题,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思想性:贴近学生实际,突出该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综合性:整合知识,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无论是试题还是答案的设置上,都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答题环境。

  

  今年试题总分和题型不会变化

  从试题的总分和题型的设置上今年不会有变化,满分仍为70分。4道单项选择,4道多项选择,共20分;概括题2道,8分;简答一道,4分;辨析一道,8分;观察与思考(两道,任选一题),10分;探究与思考2道,共20分。

  

  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无论试题多么灵活多变,记住一条,万变不离其宗。“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李老师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再是机械复制,而是在具体情景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了对建立在“双基”基础上的核心能力的考查。所以一定要抓好课堂上基础知识的复习,千万不要以为是开卷考试,就忽视平时的复习。

  但在复习时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那样会降低复习效果。从2005年和2006年的中招试卷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科语言不规范而导致失分的不在少数,所以,要提升自己的基本素养,抓住基础分。

  

  社会热点是关注的重点

  关注重大主题是本学科的使命所在。这些重大主题主要是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代表时代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在复习时学生要注意两个联系。一是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同一个问题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知识上是如何体现的。二是课本知识点和当前社会生活的热点联系起来,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研究热点的意义。

  晚报记者 张勤 袁帅 见习记者 张竞昳 李丽君 刘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