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高考,23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900余名学生考入91所全国重点大学,本科上线率始终保持在38%以上,两年来,艺术生参加省统考过关率100%,21人获得全国初中生数理化竞赛一等奖,1000余人次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文体竞赛中载誉而归……
当这一行行数字跃入眼帘,也许人们很难想象,这样辉煌的教学成绩,竟然出自一所建校只有六年、刚刚送走三届高三毕业生的学校。人们不禁要问:英才是怎样炼成的?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校园。
铁纪柔情,富家寒教
走进校园,几项禁令和若干个“不准”,从衣食住行全方位严格规范着学生行为:禁止抽烟,禁止使用手机,禁止私自外出,禁止吃零食;非信息课时间一律不准上网;在校期间统一穿校服;不准有染发、怪发;不准佩戴首饰……宿舍里,被子一律叠成“豆腐块”,地板上不许有一根头发丝,就连杯子里的牙刷全都朝着一个方向——“严”字当头的生活习惯教育,让孩子们改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气。
一位家长在感谢信中动情地说:“如果不是学校,我的孩子也许早已进了监狱,但是现在,他却成功考入了大学!”
“让100%的孩子都进步”
早在建校之初,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赵钰琳便为学校提出了“五四五四”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观念上要做到“五转变”:教师由绝对权威的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善于引导的课堂组织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并重,教师由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一刀切”作业、课后作业为主转变为分层作业、课堂作业为主。
在教学目标上要做到“四带进”:教师把尊重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激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把方法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创新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创造。
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五让”:新知识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和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讨论,规律、结论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教室。
在教学组织上要做到“四多”:给学生多一点预习的指导,给学生多一点自学的时间,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给学生多一点提问的机会。
开放式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则是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一、引导学生坚持预习、学会预习,培养学生预习能力;二、鼓励学生深度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三、让学生当“小先生”,当助教,培养学生讲解能力;四、让学生钻研考纲、自拟试卷,培养学生自主命题能力。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更注重“开放式教育”。5年来,社团队伍壮大到47个,社员总人数超过在校生的60%,跆拳道实战馆、艺术体操社、交际与口才协会、明星话剧社、英语俱乐部……社团活动涵盖了体、音、美各个领域,囊括了文、理、工所有学科。
在附中,孩子们活跃在海阔天空的个性舞台上,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凭借扎实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特长,走出了一条可行的升学之路。因组织能力超群、口才出众而被北京大学特招的2005届学生郭婧然说:“是封闭式管理培养了我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开放式教育赋予了我良好的综合素质。没有母校的培养,就不会有我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