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12版:食品特刊
3  4  
PDF 版
我们与食品行业同行
雪洋:“三变”之后做出大文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我们与食品行业同行

中原网  日期: 2007-06-01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李冰冰

  祁 京/文

  吴 琳/图

  每10根火腿肠就有5根出自双汇,每10个汤圆中有6个出自三全,每10个饺子里有4个是思念的,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是河南生产的,面对飞速发展的食品行业,我们的职责就是对其不断的关注。

  首家:持续关注食品行业

  从2002年至今,《郑州晚报》对食品行业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关注。我们是首家为食品行业开出专门版面,进行专项关注的媒体。五年时间里,我们投入了上千个版面,从各个角度对河南食品行业进行着关注、思考和解读。

  奥克啤酒集团新闻处处长徐书启对于《郑州晚报》的食品版有着特殊的见解。他认为,由于河南食品行业的特殊地位,而郑州晚报的食品版,信息量更加丰富,版面形态更加固定,报道风格更加讲究贴近性,“对于这个行业,晚报做的是扎扎实实的工作,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徐书启总结道。

  扎实而不浮躁,深入而不晦涩,这是我们一贯的工作思路,我们深知,处于一个发展的行业之中,只有扎实的工作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只有深入的观察,才能与这个行业一同进步。五年的时间,1826天的努力,让我们与这个行业更加贴近。

  首个:推出食品行业活动

  台阶。”任立三说,“这其中,晚报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让我们感动。”

  第一个由媒体主办的啤酒节,第一个月饼博览会,第一个关于郑州饮用水的调查,第一个全程跟踪秋季糖烟酒会,见证豫酒复兴,第一个推出绿色食品活动,第一个推出食品行业特刊……在这一连串“第一”的背后,是晚报对于食品行业的责任感,是“用新闻纸建设郑州”的最好体现。

  真诚,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也是一份报纸的优良品格。正是因为晚报的真诚,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晚报合作。

  鲁花集团郑州分公司李恒严总经理说:“晚报的独特工作思路,是我们鲁花愿意与之深度合作的关键性因素。”他回忆说,晚报不但对鲁花的每一点进步进行着持续的关注,而且还有效的利用媒体平台,为鲁花和消费者之间构筑一道和谐的消费关系。“比如说,春节的时候,晚报会组织购物节,让消费者更加了解鲁花的产品。”李恒严说,“而当鲁花被某家超市拖欠货款的时候,又是晚报仗义执言,为我们争取着正当的权益。”

  九头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立三至今对晚报组织的“中原月饼博览会”印象深刻,“去年组织的月饼博览会,让我们在郑州消费者面前集中的展示了我们产品,使得我们的销量跃上了新的

  首位:郑州晚报的行业优势

  2004年10月10日,湖北一家发行量极大的都市报爆出了河南“豫花”面粉有毒的消息,引发全国公众的关注,导致河南大程公司生产被迫停止。10月11日,晚报开始关注此事。10月20日,经河南和湖北有关部门的检测,发现“豫花”面粉并不超标,而且查实湖北媒体的报道竟然搞错了国家标准,导致不实新闻的出笼。

  “豫花”从蒙冤停产到重新恢复生产,河南媒体的“呐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晚报的全面、权威、客观的报道,在此次风波中明显是扭转局面的“核心”。

  “双汇是中国食品业真正的老大,但这样一个代表河南的品牌,为什么在外人眼里远没有五粮液知名度高?”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这样对媒体发问,“一是河南的区域劣势拖累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建设;二是企业对现实业绩的重视超过对产品形象的积累。”而《郑州晚报》的努力,不但是要塑造河南的食品工业地域品牌,也是要在中部崛起之中,为欣欣向荣的河南食品行业,描绘上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