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城变“花城”,美丽的郑州鲜花遍地,美不胜收。 |
|
□晚报记者 马燕/文
白韬/图
本报讯 2006年6月1日,在京工作的河南老人王志明给郑州市领导写信建议:应给绿城的绿增加色彩,把绿城变花城。这项建议得到市政府的认可,并体现在相关市政建设项目中,如今一年过去,绿城变花城到底效果如何?市园林局昨日组织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会总结,与会人士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
王志明委托好友王曙光参加了座谈会。王曙光转述王志明的话说:“今年清明回郑,专门抽时间参观了绿城广场和郑东新区,没想到郑州市会这么重视,城市很漂亮,好像漫步在新加坡一样。”
到会的河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孟繁华认为绿城变花城非常必要:“城市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必然会向更高的品位和层次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河南农大的李惠道教授提出了专业意见:“目前种植的草花类的色彩植物比较多,这些植物不仅成本比较高,大部分还是一年生的,也比较浪费。”
李惠道希望为绿城增加色彩应该依靠乔灌木花草,甚至藤本植物如紫藤等。“‘花’是广义的,乔木合欢、玉兰,特别是火棘这样春季开花、秋季观果的植物应该多种,更实惠。”
李惠道还提出了目前花城建设中的一些遗憾,如植物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民的更高要求;在后期的管理上,应提倡节约型园林;在植物造景、植物造园上提高水平。“人民公园的樱花很多,但要从造型和植物搭配上多思考,北环、花园路上绿色有余,色彩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他建议园林部门向周边辐射,向北京、南京、武汉等同处一气候带的城市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他还推荐了适应性较强的梅花,“应广泛种植”。
市政协委员程书君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绿城变花城1年多了,确实“养眼,感觉很舒服”,但是小游园的建设变化不太大,“多有雷同,特色不明显”。为此,他今年向政协提交了一个相关的议案——“郑州小游园建设要突出中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