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21版:第一金融*人物
3  4  
PDF 版
理财信息
厚积薄发 广发银行发力零售转型
从台湾经验看QDII的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从台湾经验看QDII的发展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7  来源: 郑州晚报  
  

  中国台湾从1988年开始放宽人们对外汇款的限制,而且一开始每人每年可以汇出500万美元,同时该年开始允许基金公司发行海外投资的基金(即QDII)。但是在1988年至1997年之间,只有少数极有钱的人才会做这类投资。从1997年开始,因为亚洲金融危机,不少没有受到规范的海外基金,因为市场巨幅下跌,让不少百姓损失颇大,台湾才开始规范进而形成积极的管制。

  真正比较多的台湾资金经由受管制的海外基金(如同国内的QDII)投资海外是从2003年开始的,到2004年,原来20多亿美元的规模已经增加50多亿美元。而自2005年开始数额加速倍增,到2006年底变成200多亿。而台湾“外汇管制局”的数字显示,实际规模应该有440亿美元以上。这样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台湾股市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表现很差,一般百姓只有转向海外市场才有更好的回报。2005年及2006年如果您有投入印度、巴西或者俄罗斯市场,每年的回报可以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对中国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只要A股市场仍然有好的回报,贸然做QDII的吸引力就差了。一两个月前我曾建议大家尝试投入H股中的国企及红筹,因为他们没有理由不涨。根据以上所谈,如果A股市场没有发挥到极限,则QDII的规模,如同台湾一样是不会短期内变大的。

  不过也有一位信托公司高管提出,他们的高端客户已经开始要求信托公司提供适合的QDII商品来让他们投资。原因或许是将风险自国内股市分散到国外,他们可能觉得A股太贵或是想将来把财产放在海外供下一代出国时使用等。

  不管怎么说,听到有人开始实际行动总是件好事。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接触QDII、对港股加强了解,或许可以在美国次级房贷债券的冲击下,买到低价但未来潜力无限的QDII投资方案。

  曹幼非(作者为信诚基金董事、英国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投资基金总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