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3版:第一旅游.市场
3  4  
PDF 版
三线路预热淡季旅游市场
选择导游培训班 五项要注意
青年洞 彰显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青年洞 彰显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4  来源: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唐善普 贾晓娜 通讯员 刘志敏

  

  20世纪60年代初,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日子里,林州人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同时,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一种“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豪言

  提起红旗渠,不能不说青年洞。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一组数字也许能说明修建的艰辛: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5000,挖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余个。

  但再艰难的事也难不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林州人。从1960年2月修建青年洞起,干部群众就提出了“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口号。为早日将漳河的水引入林县,让盼水的父老早一天喝上水,让干旱的田地早一天种上庄稼, 300名青年突击队,在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食的情况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止,并集思广益地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的进度由日进0.3米提高到2.8米。经过一年零5个月的奋战,在1961年7月15日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最关键工程。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一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誓言

  现在的青年洞已成为一个著名景区。它为你展现的是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雄、险、奇、秀”美景凝集于此,让你在惊诧于“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时,惟有赞叹……

  “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碾,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己造,逢山开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肩抬手搬,不屈的林州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一曲战天斗地的壮歌。修渠10年,有81位年轻人倒在工地上。林州人的豪迈、乐观和牺牲精神感染着游人。

  极目远眺,太行山今日的灿若云锦淹没了昔日的炮火硝烟,但红旗渠的精神仍在闪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