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5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公交车,载满希望驶来……
郑州公交之乘车的那些事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郑州公交之乘车的那些事儿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6  来源: 郑州晚报  
20世纪90年代初期郑州公交车上还全部是人工售票。

    20世纪60年代公交车上乘务员用的票夹和包。

  讲述人 伍先生

  在游戏里经常争做售票员

  “很小的时候,小到还不用买票的时候,我就开始坐公交车了。那时妈妈每天上班便带上我,到了厂里把我放在厂属幼儿所,下班再带我乘车回去。”51岁的伍先生提起往事,一脸陶醉的模样。早在20世纪 五六十年代,那时候均是“有人售票”,幼时的伍先生便对公交车售票员手中的票簿分外感兴趣。“小时候和小朋友玩售票游戏。我们在游戏里经常为争做售票员打破头。”伍先生对童年的回忆显得格外怀念。在他当年幼小的心灵之中,坐车排队的人很多,但不管人多人少售票员阿姨总是有座位的,这实在是天下第一理想职业啊。“后来一点点大起来,开始看那条1.0米以下不需买票的横线不顺眼了。大人(家长)巴不得你越晚买票越好,我却不这样想。凭什么隔壁王二李四都买了,我却还不用买?那不是说明我个子低吗?那样打起架来还不得很吃亏么?等到终于要买票了,家里人唉声叹气,我却是欢天喜地。”谈到自己当年的幼时逻辑,伍先生觉得那时的自己充满着无数的天真。

  27岁的张灿,从毕业到现在,公交的乘车龄已有5年。“自我坐公交车开始,我便喜欢上了公交车,再也不愿意骑车了。”

  公交车上张灿有个属于自己的特殊爱好,那就是只坐倒数第二排的某个位置。谈及位置,张灿突然有些不好意思。原来,为了坐到他的那个固定的座位,张灿常常会做出一些可笑的事情。“比如,走到上一站去。如果这一站恰好是终点站,而且又是单线行驶,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说到这里,张灿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个固定的位置,就这样在张灿5年的公交生涯中占据了岁月的一个角落。

  儿子非常喜欢坐双层大巴

  一句提示让人心暖。不论是早上睡眼惺忪,还是晚上疲惫不堪,只要坐上公交车,闭上双眼静静养神之时,耳边总会不时响起广播中乘务员熟悉而又甜美的声音:“各位乘客,前方拐弯,请您坐稳扶好”。

  这是46岁的老公交乘客孙女士坐公交车最大的感触,这声音,让一天忙到晚的她常常体会到一种没有到家胜似到家的亲切感。“录制好的播音虽然有点平淡,但却很甜美,使人感觉心里暖融融的。”

  孙女士说,她儿子非常喜欢坐双层大巴,而且喜欢坐在上层的第一排,他说这样很有成就感,像指挥军队前进的大将军,大概是今年春天的时候,双层大巴取消了,再带儿子出来时,不见了双层大巴,儿子遗憾了好一阵。

  家住市西郊的陈国民工作在东郊,至少有两条公交线路的公交车直达,因此上下班坐公交的人不算多,完全可以做到上车基本有座位。坐公交车的时候,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车窗内外的风景。“不动声色地看着窗内窗外,人声风声嘈杂声,窗外是一个繁华的世界,窗内是一个拥挤的世界。”这是39岁的陈国民对公交车内外的风景下的定义。

  在车内,他猜测车上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身份、职业、目的地和故事,近在咫尺的人们,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彼此暴露,彼此靠近,没有太多可以设防的距离,似乎也没无大的必要,所以,常常在车上昏昏睡去,并且感觉那是非常美好而舒服的一种感觉。至于晚上下班,坐末班车回家,对他而言简直是享受。

  “车内空荡荡没几个人,我喜欢坐在最后一排,看车慢悠悠从单位驶向家门口,简直就像坐上了一趟看免费电影的旅程一路上光怪陆离的街道、行人、楼宇、车辆……这种嗜好,陪伴了我好多年,却依然是心头温柔而别致的。”陈国民脸上露出了一种男人少有的温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