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一次成功的商业炒作
客如云来 南大街成为闻名的药材一条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客如云来 南大街成为闻名的药材一条街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4  来源: 郑州晚报  
沧桑的绣楼和鲜艳的时装,讲述着时光的故事

  上世纪40年代,郑州共有药材“坐庄商户”35家,南大街占30家,如大盛昌、义丰行、钧兴成、信孚、豫中恒、民生药行、同和公、同泰昌、协胜昶等,都是大买卖,成车皮地购销药材。

  大会让药业成为支柱行业

  明清时郑州就是国内有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明末清初时东大街的“天芝堂”、顺河街的“义庆长”等中药店已很有名气。清末民初,郑州城乡共有37家药店,其中城里有10家。成为药材集散地后,城区中药店发展到36家,乡镇也剧增到133家。这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大店,他们把整架的鹿茸、大个的人参装饰在玻璃窗内招徕顾客。著名的“义庆长”为招揽生意,善于在店前做“活广告”:1934年,时任掌柜王信武从外地买来一只梅花鹿,披红戴花,在店门口喂养多日,后当众杀死,配制成全鹿丸,由此声名大振,生意兴隆。

  据《商都遗梦》作者赵富海介绍,“药材骡马大会”让药业成为郑州支柱性行业,南大街也成为有名的药材一条街。上世纪40年代,郑州共有药材“坐庄商户”35家,南大街占30家,如大盛昌、义丰行、钧兴成、信孚、豫中恒、民生药行、同和公、同泰昌、协胜昶等,都是大买卖,成车皮地购销药材。药材业兴盛之时,禹州人边庆德在南大街开了家“边永泰秤店”,既做药材行常用的、几两几钱的戥子,也做百斤大秤,靠做秤也发了大财。

  自古以来,郑州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根植于平民百姓,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东大街的旱船舞在郑州很有名气。每到春节、庙会和节日时,宽敞人多的地方就会有这类的表演。

  东大街的旱船舞曾很有名气

  在殷小姐看来,有着浓重商业意味的药材大会,没有上次偷偷跑出来看的旱船舞有意思。

  据世居南关、今年70岁的老人周二庆讲,当年郑州城南门外很宽敞,是百姓们娱乐的好地方。自古以来,郑州民间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根植于平民百姓,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东大街的旱船舞在郑州很有名气。每到春节、庙会和节日时,宽敞人多的地方就会有这类的表演。舞龙也是殷小姐喜欢的活动。“玩龙的一般就在熊儿桥北边桥头这个位置,可热闹了,玩龙的老人相继去世,又没有年轻人学,慢慢就没落了。”据周二庆回忆说,河北岸、桥东头的位置还有一座火神庙,平常香火不断。

  那天转完大会准备回府的殷小姐,匆匆到火神庙里拜了拜火神爷,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下次出门会是什么时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殷小姐却一如既往地在绣楼里看朝霞慢慢化做傍晚的夕阳。

  绣楼,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是缝补衣衫的场所,还是创造工艺品的场所。中国几千年悠久的民间艺术,应该有一些就出自这样的绣楼。

  历朝历代如过眼烟云匆匆而过,殷小姐的故事像许许多多故事一样,被人们讲述、回忆和评说着。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