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解放初期,人口少,没什么工业,用水也少,但随着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用水量就大了。
修提灌站是1971年,当时郑州已经有80多万人,还没有水库,用的是从密县流下来的水,还有地下水。后来上游修建了小水库,把水拦了起来,这样郑州就缺水了,大家争着蓄水,用水紧张的时候大概只够用一个星期。作为军代表,我的日子不好过啊。
我带着郊区革委会主任、区委书记杜德新一起去考察水,杜德新说郑州要解决用水问题,需要分两步走。一个是解决临时用水,从花园口抽水站,经过祭城。另一个是搞提灌站解决长期用水。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
我们说干就干,沿途承包,军队出动,一个星期就把三个提灌站修了起来,都是一到两米高的大坝。修西流湖大坝只用了4天时间,现在那里有个碑,上面刻着“纺织系统修”。当时郑州纺织系统有10个厂,好几万人,我都调动了。他们昼夜不停工。这样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吃水问题解决了,水的流量是每秒钟两立方米,满足了工业和城市用水。
提灌站修好后,好多人中途去截水。一会儿这里来了:报告,水没了;一会儿那里来了:报告,水少了。一打听,是沿途的农民到处挖口子,把水往他们地里引。反正都要用水,就让老百姓也用呗。
我本来是想从荥阳引水的,利用现成的沟渠,经过上街,但开封地委不同意,荥阳也不同意,当时荥阳还归开封管辖,我也没办法。如果后来我不离开郑州,还会继续修。我本来还想在西流湖修个汉城公园呢,就在铁路桥附近,我派人拉来了很多汉砖,结果被人说成是“复古”,要把我打倒。
(下转C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