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河南两会
3  4  
PDF 版
新建中小学,郑州一直没懈怠
带薪太少 民企员工不敢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之解决城市学校大班额
新建中小学,郑州一直没懈怠
目标是争取3年内班额达到国家标准
中原网  日期: 2008-01-17  来源: 郑州晚报  
  人多啊,有些孩子要背对讲台听课(资料图片)。晚报记者 王梓 图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和户籍制度的放开,拥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给城市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大班额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对如何解决“大班额”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昨日开幕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了民生的第一位,其中“解决城市部分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首次被提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虽然“大班额”现象早就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但是在省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解决大班额问题”,足以说明大班额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在2008年,各级教育部门也将会把解决大班额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晚报记者 张勤

  户籍放开了,学生也多起来了

  2001年,郑州市推行户籍改革,不同区域人口的自由迁移也变得频繁起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原本并不宽裕的城市公共资源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处境。其中,教育遭受的冲击最大,表现也最为明显。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可以说是郑州市户籍改革后遭受冲击最大的领域。据郑州市公安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01年至2005年间,外来人员转入户口近4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学龄前儿童就达10万多人。有人为了让孩子进入郑州市比较理想的学校,把户口“空挂”在亲友的户籍簿上,还有部分居民设法将户口迁往目标学校所在地。

  随后,郑州市还放开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限制,加上新增户籍人口的学生,几年间增长生源近20万。

  学校建设速度跟不上学生增长速度

  一方面是迅速增多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没有增加的学校,这也导致部分学校出现“大班额”的情况。

  据了解,前些年郑州的学校建设远远滞后于生源的增长。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郑州市区新建住宅区建筑面积1700万平方米,约新增外来人口77万人,6至17岁学龄人口增加了16万人。但2004年以前的6年时间里,郑州市未新建1所小学。直到2005年,新建22所中小学才被列入政府的“十件实事”中。而根据2006年《郑州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对未来5年郑州市区中小学人口计算,未来5年,郑州市区缺少中小学74所,每年需要新建15所中小学。

  市区近七成学校平均班额高于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平均班额的标准,中小学校46~55人为“大班额”,56~65人是“超大班额”,66人及其以上为“特大班额”。而据《2005年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小学“大班额”及以上占61%,“超大班额”及以上占39.4%,“特大班额”占22.2%。初中问题更为严重(包括农村),“大班额”及以上占89.5%,“超大班额”及以上占66.7%,“特大班额”占41.2%。

  以郑州市为例,2007年秋季招生时,除了惠济区平均班额接近标准外,其他各区小学的平均班额都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金水区为每班65人左右、二七区(不含农村)为每班57人左右、中原区(不含农村)为每班62人。

  在2007年郑州市“两会”召开期间,有39名市人大代表在议案中称,随着郑州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义务教育方面和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情况最严重的主要是中原区和金水区。每年中原区几乎都有三四所小学的平均班额接近80人,而金水区班级人数最多的学校,一个班甚至将近90人。

  学生和老师都被大班所累

  “一个班里将近90人,孩子坐在最后一排,根本听不见。”家长巩先生说他女儿在中原区一所热点小学上学,因为人太多,最后他又把女儿转到了人数较少的分校。而大班额状况下老师是否有那么多精力辅导学生,也成了家长们担心的事情。

  由于人数较多,很多学校给老师配备了扩音器,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至于用嗓过度。“去年教师节期间,区里组织为教师免费体检,70%以上的老师都有咽炎。”二七区教体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这也算是“大班额”状况下的职业病了。

  新建学校依然是首选解决之策

  对于“大班额”的状况,郑州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开始着手解决。其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是最直接的做法。从2003年以来,郑州市区已经完成了近60个中小学的新建、改扩建和迁建项目。

  2007年11月,市人大通过《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决议,将中小学布局规划分为近期规划(2006年~2010年)和远期规划(2011年~2020年)。规划预测,到2020年前,市区要规划学校的面积为492.5平方公里,新建221所中小学校,改扩建中小学91所。届时,加上现有的学校,郑州市区将有中小学校455所,完全可以把全市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之内,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之内,达到国家规定的班额标准。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08年的建校计划已经初步确定。据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市教育局已经向各区征集了2008年市区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在25个左右。

  争取3年内班额达到国家标准

  一说起“大班额”,大家都会想到金水区。去年秋季招生期间,金水区政府公布了一组数据,金水区的26所公办小学的平均班额达到了72人,生源相对集中的学校已经达到了80人以上。这在市内各区的平均班额中是最大的。该区的文化绿城小学甚至曾经一个班达到100人以上,最后不得已只能扩班。

  为了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从2007年开始,金水区就开始严格控制班额,每个学校的平均班额要控制在70人以内,争取在3年时间里,把平均班额控制到国家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去年招生期间,该区的不少学校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的年龄限制。“不限制不行啊。”该区一所热点学校的校长说,如果不想办法限制,根本不可能把班额控制在70人以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