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在对乌鲁木齐市去年年底前建成的部分廉租房、解危解困房调查时发现,明明是刚交付使用不久的新房,墙面、地面却多处出现裂缝,下水管道不通,有些群众住进新房一个月了,却发现天然气、有线电视迟迟未开通。更有甚者,新楼房已交工两个月,水、电、小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还没建好。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充分意识到,价格低廉的廉租房、解危解困房等保障性住房,决不能变成损害群众利益的“次品”,更不能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废品”。
环球时报
雪灾暴露了
中国的现代化还太年轻
为什么今年的雪灾会让我们措手不及?这是春节前后围绕在很多中国百姓脑海中的问题。“几十年难遇”、“上百年难遇”是最常见的说法,但它显然难以掩饰我们在雪灾面前的脆弱性。诚如有人所说,雪灾暴露了“中国的现代化还太年轻”。现代化的标准有很多,但仅有高速公路、电脑网络、电动火车,就等于实现了现代化,这显然是肤浅和片面的。现代化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基础建设)方面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软件(各种措施与机制)的完善有效。
北京晚报
国标不是用来欣赏的
我国首部沐浴行业国家标准《沐浴业经营要求及等级评定》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有望今年上半年颁布实施。今后,公共浴池将具有禁止性病、皮肤病及其他各种传染病顾客就浴的标志及措施。不得不承认,制定“国标”的出发点显然是好的——为了保证顾客的身心健康,公共沐浴场所需要严格管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禁止性病、皮肤病及其他各种传染病顾客就浴”的具体措施该如何施行。好的规定必须能够落到实处,能够真实地发挥其指导作用,而非仅仅具备一些纸面上的“欣赏”价值。
广州日报
招工难
须防雇主“表面提薪”
7000个空缺岗位,进场求职人员不过4000余人次!广州市节后首场“春风行动2008”专场招聘会,给记者最大的印象就是企业招工难。有的企业为了抢到员工,平均起薪点增幅达13%,有个别企业甚至将工薪提高了30%。在我们看到提高工薪待遇的同时,不得不提防某些企业“过河拆桥”。部分企业表面上调高了工人基本工资,同时又以实行计件工资为借口提高劳动量,迫使工人加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工人要求企业执行入职时所承诺的工资待遇的纠纷仍屡有发生。因此,要警惕某些企业允诺的“表面提薪”有名而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