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论
□何水清
媒体观点
郑州街头化妆品赠送变强卖的团伙,在本报报道后作鸟兽散。这好像是一种固定模式的“复印件”:问题出现,媒体暗访,重点报道,部门查处,坏人逃窜。
在讨论这则新闻该如何追踪下去的时候,本报编采同仁的意见惊人一致:类似事件,类似报道,类似结果,不能再重复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便宜了制假售假者,不能让他们一跑了之。
听了大家的建议,笔者赶忙过去看读者的热线电话记录。果然,让强买强卖假冒化妆品者,尤其是让他们的组织者付出代价,也是多数读者的诉求。
售假制假者跑了,好像他们敬畏媒体。其实不然,他们敬畏的是正义的力量,而媒体仅仅是提供了真相。多少回了,制假售假者闻新闻之风而逃,人抓不到,钱赔不了,公众关心的“接下来”也便无法接下去,冒着危险,甚至是记者的生命危险揭开了真相的媒体,自然就成了歹人眼里的“纸老虎”,而这些人往往会换个名头继续坑人肥己。
不打击非法,就无法保护良善。而媒体能做的只能是揭开真相,公众期待的退货赔款,只能指望被公众赋予权力的主管部门。
这样的“江湖买卖”在郑州盘踞已久,为什么现在才弄明白他们卖的是什么货色?说到这一点,包括媒体,还有我们的相关部门都要算失职。失职就意味着对不住生养我们的城市,和为这座城市赋税纳粮的老百姓。终于,真相出来了,再重复以往的故事,让他们拿着非法财富逍遥自在,不是说不过去,是非常说不过去。
让郑州成为商业净地,就从让这伙强买强卖伪劣化妆品者倾家荡产开始。我们期待领退赔款项的长队,我们期待受骗者挽回损失后兴高采烈的壮观。
这一回不是上一回!
新闻见昨日A03-A04版、今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