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办初中分校要么转为民办,要么转成公办,增加公办学校招生名额,要么就停止办学。 孙昱 图 |
|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分校必须独立
今年郑州市将重点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制行为,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所办分校实行“四独立”。
从2002年起,本市出现了首批公办学校所办分校。至今,郑州市区的初、高中分校共达17家,全部是由知名初、高中所办。绝大多数分校和本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远远达不到校舍、财务、人事、管理等方面“四独立”的要求。
在选择校址上,分校或用本校部分校舍,或占用校办工厂,或租用房屋办学,或“一校两制”混合编班;在教学上,分校的学生与本校学生共用活动场地、实验器材和教师;在管理上,也多是由校本部派去领导管理分校。
针对目前存在的情况,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分校必须寻找出路。“有条件的学校应抓紧时间租用校舍、建新校,达到‘四独立’,这样还可以继续招生。”据他介绍,初中分校要么转为民办,要么转成公办,增加公办学校招生名额,要么就停止办学。
据了解,目前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具体的方案解决公办学校所办的义务教育阶段分校如何“停办”的问题。“具体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司福亭说。
如果不符合“四独立”条件,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分校年内必须停止招生;今年有可能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条件,超生的孩子回当地上学;开展“教师培训年”,8个高中教师里就有一个硕士研究生……昨日召开的郑州市2008年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本市教育工作重点。 晚报记者 张勤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门槛拟抬高
8个高中教师里就有一个是研究生
今年是全省的“教师培训年”,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据了解,郑州市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里,具有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分别要达到一定比例。
根据“教师培训年”的安排,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在全市11所教师培训基地,对中等以下学校教师分期、分批、分层次进行培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今年要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利用网络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完成50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任务。
“今年全市小学、初中教师中具有高层次学历的分别达到81.5%、52.5%,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达到12.8%。”司福亭说。这也就意味着,每8名高中教师里就有一个是硕士研究生学历。
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也被确定为今年郑州市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市将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不过,在今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条件可能将重新审定。
市教育局局长司福亭认为,从今年秋季起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后,学生上学的费用会大大降低,将会使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把孩子接到郑州市区上学,增加市区的入学压力。因此,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制定更加详细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条件。
“比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孩子,暂时不应该享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优惠政策,应该在当地的学校上学。”司福亭说,这是因为市区的教育资源实在很有限。
超生的孩子有可能被限制进城上学,这样的想法是否合适?
有的市民支持这样的观点,也有不少市民认为,如果实行这样的政策则太不“人性化”了。“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郑上学的越来越多,一家有两三个孩子上学的不在少数。”
而持支持意见的市民认为,大班额现象一直比较严重,为本市户籍的学生营造好的环境是应该先解决的。
持反对意见的市民认为,国家政策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就读流入地的公办学校,不应该把超生孩子排除在外。
“据了解,每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被安排在生源较宽松的非热点学校,热点学校的大班额并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造成的。”来郑务工的杜先生说。
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择校生
今年秋季起,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的政策将会让学生和家长切实得到实惠,但对于学校来说,如果财政拨款不到位,则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必须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司福亭表示,这也是今年的重点工作。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少也可以省100元,而学校也希望实行免费教育。“只要财政拨款及时到位,学校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市区一所学校的校长说。
据了解,今年在保障经费方面,政府要完善“以县为主”“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的义务,各级政府必须承担起义务教育办学的责任,不能出现免收各种费用后中小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实际水平不升反降的现象。
同时,要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择校生的举动,不能要求学生捐资助学,以免出现“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