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3  4  
PDF 版
媒体观点
“不上网不是现代化领导”
周易不宜进中小学教材
和谐社会 一定是个讲真话的社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和谐社会 一定是个讲真话的社会

中原网  日期: 2008-02-28  来源: 郑州晚报  
  有心的读者可能还记得,《中原时评》开张第一期发表的社评题目就是《2008,继续解放思想》,近几天老闵又接连在北京的报纸上读到这方面文章。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它的“人民论坛”栏里发表了《解放思想,先解放表达》。几天后,《北京晚报》在“北京论语”版给予“注释”,说“解放表达”,“其实就是说的言论自由”,就是说真话。鉴于此,说句套话,老闵借北京的“东风”接着再说几句。

  这么多年,大家一直有个“心结”,这就是“说真话难”。尽管解开了这个心结,用老百姓的话说,也还是一不能当饭吃二不能做衣穿,似乎无用。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承认,又把这个“难”真的化解了,至少能让全国有思考能力又以亿万计的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思考力度,然后畅所欲言,意气风发地继续深化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

  三十年前,我们不就是实事求是了一把吗?不就是讲了一次真话吗?不然,又哪里有什么改革开放,又哪里有什么市场经济?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虽然也有一部分人以为我们实事求是了,我们讲真话了,我们搞市场经济了,于是也就杞人忧天地担心会不会“社会大乱”。可事实证明,炎黄子孙的适应能力极强。而况实事求是、讲真话、实行市场经济,也都给人民给国家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是好的变化,是社会进步。所以说,只要政府愿意做,人民没有不紧跟的。有一点“小波动”算什么,一开始有点“人心惶惶”算什么,现在不都挺过来了?特别是只搞了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行了多年的“市场经济”,并且用了只有三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假若我们的思想能再解放一些,把“意识形态”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我们会不会还有更大的进步?反正我是有信心的。

  这样说,可能要令不少人忌讳起来,甚至有所惊骇。其实你不要以为只是我闵某人这样“胡思乱想”。早在去年初,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上就有一篇7000多字的长文,题目叫《和谐世界:新思维,大思路——学者对话录》,其中周为民教授就认为:“‘和谐世界’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但是在最深层的内涵上它跟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精神是完全相通的,所以和谐世界的思想在世界上不需要‘翻译’,有文化有智慧的人们都会‘听得懂’。”又说,“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包含着对东西方一些传统意识形态的超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对苏联模式及其意识形态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和谐世界的理念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周为民教授还说,“意识形态应该不是问题,比如说中美之间,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中美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可以超越的。”而另一位党校教授张琏瑰也认为:“历史发展了这么多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了这么多年,最后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好的方面吸收过来,比如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把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学过去。现在看来两种社会都在学习对方好的东西。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是要承认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有矛盾和斗争,也有相通的一面,对立统一。”

  我当然知道,人是感情动物,都不免有些“念旧”。不然,怎么会有“遗老遗少”一说?我还知道,谁都不能说我们坚持多少年的东西一钱不值,毫无作用,但容我说句心里话,将我们原来所坚持的与要讲真话要实事求是比起来,孰轻孰重,不言自明。如果有谁一定要说讲真话一不能充饥二不能御寒的话,那么,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坚持一种形而上的东西,非但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做衣穿,而且结果恐怕会更坏。再说,有什么能抵得上十几亿人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幸福?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拿十几亿人乃至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幸福去赌呢?

  时至今日,谁都能感觉得到,不讲真话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万恶之源”,谁也说不清已经有多少事情都是坏在了不讲真话上。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可以说我们每一个具体的进步,都是与讲真话与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去年为什么大家那么起劲地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15周年?小平南巡讲话的实质是什么?实质不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就是不要去争姓“社”姓“资”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