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是西方民间传统节日,每年4月1日,大家相互开玩笑,以愚弄欺骗为主要手段相互取乐。据说,谁在这一天欺骗的人最多,将在该年内鸿运大展,心想事成。这一天,上自总统及国家政要,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都可以当做愚弄的对象,所以,愚人节又叫万愚节。
愚人节什么时候在中国悄然登陆并深受大家喜爱而流行起来,并没有确切的资料,我想,可能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时,与“德先生”“赛先生”一起作客我国的吧。
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候,根本没有这个节日,自1978年始,我国改革开放之风日盛,西方的节日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之类的节日也逐渐被民众尤其年青一代广泛接受,在洋节来临之际,大家忙着打电话,发短信,买礼物,送礼物,彼此分享一份温馨而真诚的祝福,或接受一份精美礼品,在繁忙生活中,突然收到这样的礼物,相信大家开心是一定的。
愚人节则不同,因为在这一天,大家是以相互愚弄取笑为主要手段来取乐,若日常生活中开几个小玩笑,无伤大雅,也未尝不可。记忆中有则有关愚人节的事例,闹得动静还不小。
1993年,报纸上一则新闻报道:凡2000年新世纪零点那一刻出生的孩子,都将由联合国提供抚养教育资金,直到该孩子18岁成人为止。于是就有人盼啊盼,等啊等,2000年来临,却没有任何有关世纪婴儿的报道。有人急了,致电国务院,还有些人直接向联合国发出讯问。国务院调查此事之后公布,这是一起幽默新闻大赛的创意,刊发于1993年4月1日《中国青年报·天方夜谭》上,并被多家报刊转载,该事纯属娱乐,不能当真。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发表声明,此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关键是很多年轻夫妇已经当真,生孩子的事,岂是请客吃饭,随时可以更改日期?有些人怀孕日期较早,特意打胎掐准日期生“世纪婴儿”,甚至有些产妇在2000年零点提前剖腹产,处心积虑苦苦企盼的“皇恩浩荡”到头来却是好梦一场,有人愤怒了,一纸诉状将以讹传讹的媒体告上法庭,索价百万元巨额赔款。后来,法庭判决媒体败诉,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1万元,并公开道歉。一场案子到此结束,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却烙上心头,永不漫漶。
此案涉及的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道德伦理就交给其他人研究去吧,我所关注的是,为什么一个来自国外的民间节日,会闹得如此沸沸扬扬波澜壮阔?为什么会被如此众多的人相信并身体力行?
对此,我有比较乐观的看法,这是人们眼界开阔思想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人不再盲目排外,不再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也不再唯西学马首是瞻,而是理性地接受外来文化,并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当做平凡生活之中的节日,明晓愚人节是用来开心的一天,这一天,凡事不能当真,若非当真,执迷不悟,也只能把自己归属于愚人之列。大家在西风东渐的吹拂中,保持着眼光明亮,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的状态,所以那对年轻夫妇一旦知道世纪婴儿是愚人节发布的,就同意1万元结束此案。这,应该是中国人具有“运用眼光,运用脑髓,拿来主义”的明证。
灯下漫笔
郑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