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6版:第一校园*人才
3  4  
PDF 版
大学生 别把档案不当一回事
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钱途”和前途
2008年郑州市首次大型人才交流会
大学生如何攻破面试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大学生 别把档案不当一回事

中原网  日期: 2008-04-18  来源: 郑州晚报  
    个人档案,一个我们曾经再熟悉不过的身份标志,他代表着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大学生对档案的作用不甚清楚,且对自己的档案也不“感冒”。记者从省市人事、教育部门了解到的数据也显示我省目前已滞留了近万份毕业生的档案。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大学生们,千万别把档案不当一回事。 晚报记者 张国庆 文/图

  现状

  人才大流动造就大批“弃档”族

  “现在的档案有什么用啊,起码对找工作是没用的,现在都是聘用制了,用人单位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你的档案。”、“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户口都不太重要了,更何况是档案?”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对档案不太重视。他们普遍认为,以前档案是用人单位进行个人考察很重要的凭据,所以非常重要。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用人单位只看你能为它们带来多少利润,以前干过些什么都不再重要,档案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记者从省市人事、教育部门了解到的数据显示,我省目前已滞留了近万份毕业生的档案。这近万份档案多是外地的大中专院校退回来的,这些档案中有不少是近几年毕业的学生,成了被人放弃的“死档”。

  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对档案弃之不理?专家介绍,近些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方式越来越灵活,人员的流动性大,许多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档案不予重视甚至不加过问。一些毕业生看到档案暂时发挥不了作用,对档案转移到何处也不闻不问。还有的工作时间一长,或转换工作单位之后,自己的档案在哪里也不知道。此外,出国留学与档案失去了联系、不愿意缴纳保管费等也是导致大批档案“沉睡”的原因。

  提醒

  善待档案,盲目抛弃不可取

  “尽管档案的功能较之以往有所弱化,但是在有些领域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郑州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事代理博思工作站负责人刘建星告诉记者,在我国目前的人事制度下,很多手续还是绕不开档案这一关的。如职称评定、转正定级、各种政审、工务员考试、办理养老等社会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有关证明等,都需要人事档案。总之,如果没有档案,个人的一些权益就得不到保障。

  对于部分大学毕业生认为档案对就业意义不大的观点,刘建星认为,一份翔实的人事档案更能反映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学识和能力水平。因此,用人单位在甄选和录用毕业生时,不可能只凭一纸证书或一次面试,还需要把档案所记载的个人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人才的情况。他提醒大学生朋友说,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不便,毕业生一定要“善待”自己的档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