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
民情民意
购买基金,是目前我国居民家庭理财广泛采取的做法。然而,日前58家基金旗下346只基金的一季度报表披露,基金一季度亏损近6500亿元。但是,基民托付理财的基金公司收入却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基金公司仍然获得超过50亿元的收入,使得基金公司成为一季度最大的赢家。(新闻参见23日《成都商报》)
这样的信息,让作为一名基民的我非常沮丧。据悉,虽然今年一季度股市跌幅巨大,但基金却并未遭遇“赎回潮”,收取的管理费仍为基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没有出现“赎回潮”,就意味着大家都很信任受托付人基金公司,没想到却带来巨大损失,受托付人基金公司且还能够照样赚到我们的钱!
幸亏笔者在早些时候赎回了大部分所购买的基金,要不然到现在损失更惨。可是,看到没有出现“赎回潮”的报道,我想多数基民可能此前并没有采取如我一样的“幸亏”措施,造成损失惨重。据说基金公司的司机、打字员年薪都在20万元以上,想想他们拿的竟是我们托付人亏损的钱,心里能好受吗?
基民巨亏,基金公司不亏,违背理财公义。我发现,我国的金融市场,虽然也有保护股民、基民利益的措施,但更多的却是在政策上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倾斜,甚至国家还给自己制定了旱涝保收、坐收渔利的政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只要有客户参加交易,不论赔赚,他们都要收取管理费、交易费,而且国家有关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一季度股民损失数万亿,可是国家仍旧从中赚取了500多亿元的税收——尽管就在笔者在电脑上敲这篇稿子时得知国家调低了“印花税”。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为目的;而保护多数人的利益,更应是国家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基民巨亏却对基金公司影响不大,不仅违背理财公义,而且也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笔者以为,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并非是因为存在什么技术难题,而是社会管理者态度不正确造成的。为什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国家,不能根据客户的收益情况浮动管理费和税收呢?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属于新兴市场,应该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民众参与。目前一些相关政策,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挫伤民众参与金融市场的热情,而这势必会影响国家长远发展。而那些还未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就急着从中捞一把的政策措施,无疑都是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