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3  4  
PDF 版
公共场所禁烟,政府要以身作则
“内地人陋习”何时了
公众有权知道公务员的工资吗
地级市为何提出“建国际大都市”
上海证券报 资金短缺成致命一击 房价整体下降成定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地级市为何提出“建国际大都市”

中原网  日期: 2008-04-25  来源: 郑州晚报  
  民情民意

  □王军荣

  近日,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在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全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就有183个曾经提出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新闻参见24日《新京报》)

  地级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距离何其遥远,在我们老百姓看来,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地级市的官员不仅敢提,而且敢于实践,虽然实际上他们也知道,国际化大都市无异于痴心妄想,然而,他们的动力从何而来?

  将自己所在的地级市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不只是迈多了几个台阶的问题。说穿了,是政绩冲动所致。想想,如果建成了国际化大都市,那会是什么样子?不仅可多从上级获得财政拨款,还可以多招商多引资。即便是什么都实现不了,自己也可以给人一种有魄力的感觉。况且兄弟城市都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自己不追求,就显得落后了。

  经营城市的理念曾经热门过,但最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城市里最重要的是人,首先是应该让市民住得和谐。可真正将市民的居住和谐放在首位的却并不多。据广州媒体报道,4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州进行专题调研。汪洋要求,广州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路子,努力成为广东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应该说,许多市民为汪洋书记要求广州成为广东“首善之区”纷纷叫好,不过,能否真的建成“首善之区”,广州是要作出很大努力的。相信有此理念的城市,是不会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当成自己的目标。

  有一定的实力,然后喊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地级市,显然是不可能的。真像俞可平在首部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的发布会上所说的,喜欢作秀已成为部分地方官员的顽疾。地级市建国际化大都市无疑就是典型的“政治秀”。

  在提出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背后,是市民生活的不和谐。一些城市随意对历史街区大拆大建,甚至毁坏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全国10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有相当多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建设性破坏”。

  城市是人的城市,是为人服务的城市。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适合人居住。国际化大都市的滥建,其实是对官员考核的标准发生偏差,从而造成官员的追求偏差。城市争相攀“高”、争相攀“大”,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