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每名考生、每个家长轻松应对高考(资料图片) 晚报记者 常亮 图 |
|
有好的心情才能有好的发挥。每年高考前一段时间,考生们除了要复习功课外,有一项功课也不要忘记做,那就是调整心理状态。近日,本报邀请了团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热线的心理专家袁林方为考生们上一堂“心理课”。晚报记者 张竞昳 张勤
给学校的建议
倒计时牌,心理脆弱考生会受强烈刺激
在高考和中考前,有些班级会设立倒计时牌。距离高(中)考还有××天,这样的字眼,对于一些心理脆弱、调节能力差的考生会产生强烈刺激。顾及内心敏感的学生,老师的语言也应当多加考虑。
给父母的建议
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
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并采用一些合适的减压方式引导孩子正视考试,消除学习压力。例如,多做户外运动、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情况等。
再看看两个案例
期望值太高让他想放弃高考
男孩小李读高三,3年前他以全校前十名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高中,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学校的“指标生”。小李说的“指标生”也就是“重点培养”对象,踏入校门的那一刻,他就被告知,“3年后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高中的课程毕竟不同于初中,尽管小李用心学了,学习成绩却再没有出现过曾经的辉煌,一直保持中等水平。“老师对我的期望值很高,他一直没有放弃我可以创造奇迹的想法。”高三后,进入备考状态,小李感到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对于家长、老师制定的目标,他开始焦虑、失眠,打算放弃高考。
他说,自己没有必要参加高考
与小李不同的是18岁的小孟,他不怕高考,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参加高考”。小孟说,以自己现在的状态,根本考不上大学,“这样说吧,假如3年来学校开了1000节课的话,我上的课还不到300节”。
小孟妈妈透露,小孟上中学后一直住校,进入高中后因为交友不善,原本爱学习的他开始逃课,“几个孩子不上学,一起去饭店帮厨、打扫卫生,饭店包吃包住,每月给500块的工资”。如今,看到昔日的同学都在准备考试,小孟突然感觉有点儿失落,却只能无奈地选择自暴自弃。
专家支招
“这两个案例是目前出现最多的两种极端的心理问题。”袁林方说。
对第一个案例,袁老师认为,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有一个极限,家长和老师一定要面对现实,对考生加以正确引导,与孩子共同制定与自己切合的目标,以防考生产生厌学情绪,畏惧高考。
第二个案例的解决方法是:小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将来作规划。用最后一个月时间熟悉课本,即便是一本二本没有希望,还可以选择高职高专,就业前景也很好。“比如报考烹饪专业,考上了就开始工作,考不上就当练兵,来年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