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招考公务员,“打招呼”何以体现公正
为市民提供公共泊位也是改善民生
8
我们可以为高考做得更多
上海证券报
政府廉价房
为何能够压低房价
进城就忘娘理当为人不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招考公务员,“打招呼”何以体现公正

  □李清

  公民监督

  5月12日,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08年上半年公务员面试名单,但仅5分钟后,公告就被迅速删除,随后又重发了一份新名单。下载了第一份名单的考生发现,在名单上的146名考生中,有61人后面附有考生是谁的亲友,有谁打过招呼等备注信息。深圳市司法局政治部徐琳副主任的名字,出现在考生钟圣文之后,她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自己与该考生“八杆子都打不着关系”,“完全是因为小伙子优秀,才推荐了一下”。(新闻见今日本报A23版)

  报道中说,“备注门”涉及的官员,大多都找种种理由推托,不愿意接受采访,但监狱管理局方面,很快主动进行了“澄清”,称有部分考生家长和亲友与他们联系,咨询了解考录情况,由于个别工作人员的失误,将要求查询、了解考生情况的工作台账,给上传到网站上去了,对此他们“诚恳地表示歉意”。

  在笔者看来,监狱管理局的事后说明,不但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将真相“越描越黑”。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可现在考生还没经过面试,他们的家长和亲友怎就开始咨询考录情况了呢?就算有不明情况的亲友心急,至少不能将他们的查询记录,直接备注在考生名单上面吧?在尚未录用的考生姓名后面,注上“某处长之子”、“某厅长转”,还怎么能叫社会公众相信,考试过程是公平、公正的?不心虚,为何不敢将“备注”公开呢?

  作为深圳市司法局的领导,徐琳的自辩可谓振振有词,她只是在推荐一位优秀青年。然而笔者不明白的是,推荐人才,怎么推荐到考场里来了呢?公务员招录考试过程,是不能受任何干涉的。起码的“避嫌”意识,官员们也不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备注”领导说,“打招呼不代表这个考生就不优秀”。可既然知道这里是“赛马场”,“伯乐”们还来凑什么热闹?那么多没背景的考生,怎没见有谁推荐呢?如果连官员们也担心,优秀考生不打招呼,不能保证被录用,那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近年来,对一些地方的“子荫父贵”现象,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也正因此,公务员考试被寄予了厚望。但现在看来,一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也未必像想象的那样“纯洁”。然而,暗箱操作和“潜规则”,伤害的不仅是普通考生的利益,更是社会正义和政府的公信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