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勤
本报讯 由于城市不断发展扩大,郑州需要寻找下一个“水源地”。昨日上午,在市政协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市水利局向常委会汇报郑州生态水洗建设情况,表示今年将启动“西水东引”工程前期工作,为将来郑州市民的饮用水储备水源。
昨日的会议上,委员们围绕着目前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议政,其中居民饮用水是委员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民建郑州市委员会曾经做过一项调研,根据市水文局对全市的5条主要河道的7个河段进行检测显示,没有一处可以作为居民的饮用水源。而被称为市民的“大水缸”的西流湖,目前水质也已经超出了生活饮用水的最低标准,浅层地下水有1/3污染严重。这种情况让市政协委员们很忧虑,他们也呼吁政府和职能部门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同时请市民增强保护西流湖的意识。
据市水利局局长陈松林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给郑州分配了3.2亿立方米水指标,目前还能满足郑州市民饮用水的需求。“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这个指标将会‘吃紧’。”陈松林说,这就要求郑州必须寻找下一个“水源地”。
目前,位于洛阳市嵩县陆浑水库成了下一个“水源地”的目标。市水利局预计可以从中引出2亿立方米库水,作为郑州市民的备用饮用水。“水库的水来自黄河支流,多发源于山区,水质极好。”陈松林说,陆浑水库位于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总库容约12亿立方米,常年蓄水6亿立方米。
现在,陆浑水库的水已经引流到巩义市附近,作为灌溉之用。今年,郑州市将启动“西水东引”工程前期工作,要把水引入郑州市,需要埋设约70公里的管道,预计会耗资几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