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今,中国股市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暴涨和暴跌,连续下跌的股指考验了投资者的心理极限,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投资者因为被套牢而陷入‘吃不好、睡不着’的焦虑状态,一些投资者更是对自己失望至极,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刘永杰认为,化解投资者当前的心理危机要比急于解套更重要。
股票的解套有赖于市场的调整,而投资者心理的解套则需要理性的疏导。从个人角度,投资者与其一味地抱怨他人,不如积极展开心理自救。刘永杰说:“投资者首先应摆正心态,对投资理财有一个理性认识。”2007年的暴涨行情给人们形成了“投资必赚”的假象,相当一部分对证券投资知识一无所知的人纷纷盲目跟风入场。由于缺乏正确的投资心态以及对风险的认识,投资亏损时便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偏激心理。
“投资者应坚定长期的投资理念,不轻易受短期波动的影响。此外,投资者还应设定止损点、止盈点、锁定风险、收益,根据市场时机检查投资组合的适时程度和投资收益,适时降低损失,保障投资获利。”
刘永杰认为,投资者要结合自身的需要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特别是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并非人人都能投入到‘风险莫测’的证券市场中去。对于那些厌恶风险或承受能力差的投资者,不宜盲目选择高风险型投资产品,不妨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理财品种,并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最后,他提醒投资者,面对当前的震荡行情和资产缩水,投资者一定要保持客观和冷静,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及国家基本政策面,同时还可以咨询专业人士了解相关的投资知识,不轻信不传播小道消息。
刘永杰
中国工商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资深理财师,金融理财师(AFP),15年金融从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