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国际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索尔仁尼琴结束争议一生
美国重视对华“引导”和“防范”
美新国防战略17次提到中国
美核潜艇访日遭抗议
警惕“基地”招募女人弹
图-22M3轰炸机“披挂上阵”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
索尔仁尼琴结束争议一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3日晚在首都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他的儿子斯捷潘·索尔仁尼琴4日说,父亲死于心力衰竭。索尔仁尼琴曾因叛国罪遭流放,晚年获俄罗斯国家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不仅是他文学创作的素材,更是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俄总理普京4日说,索尔仁尼琴去世是俄罗斯的“重大损失”。

1945年2月,正在东普鲁士服役的索尔仁尼琴被捕,因为他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称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胡子男人”。他随后被判劳动改造8年。在劳改营中,他的处女作《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问世(讲述一个木匠离开军队后在劳改营艰难求生的经历)。他1962年凭借这部短篇小说一夜成名。

索尔仁尼琴1956年恢复自由身,但好景不长。随着勃列日涅夫1964年接替赫鲁晓夫,索尔仁尼琴揭秘式的文学作品成为克格勃的重点“盯防对象”。

瑞典文学院1970年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索尔仁尼琴。文学院说,他在“追随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过程中展现了自己的道德力量。苏联当局禁止索尔仁尼琴前往瑞典领奖。

尽管克格勃竭力阻挠,索尔仁尼琴的三部曲《古拉格群岛》1973年在法国巴黎出版,在世界文坛引起震动。(“古拉格”是一个俄文短语的缩写,意为“劳改营总局”)

1974年,索尔仁尼琴因遭叛国罪指控被捕并被剥夺苏联国籍,被驱逐出苏联。索尔仁尼琴随后定居美国将近20年,其间完成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轮》。身在西方,索尔仁尼琴一直心系祖国,反对把西方式民主作为样板推向其他国家。

1994年5月,索尔仁尼琴返回俄罗斯,定居在莫斯科以西的郊外。俄前总统叶利钦想为索尔仁尼琴颁发俄最高荣誉勋章遭拒绝。叶利钦2000年卸任时,索尔仁尼琴声称希望他遭起诉。

文图均据新华社

索尔仁尼琴与普京的关系一度也磕磕绊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2184 2008-08-05 00:00:00 二 索尔仁尼琴结束争议一生KeywordPh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俄罗斯20世纪巨变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