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中国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BLOG
失败者那深情一吻
规矩面前,就该童叟无欺
有的人,不应该被遗忘
说科比,科比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规矩面前,就该童叟无欺

■何水清

一个17岁多的半大男孩儿龙清泉,赫然成为奥运冠军。如果他是练体操项目,我们大可不用惊诧,体操毕竟是少年英雄的舞台。然而,在特别讲究大赛经验的举重项目上,中国举重队放一个“小屁孩儿”进来,确实胆子够大,或者是无可奈何。

我们的奥运强项被媒体总结为“七朵金花”(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体操、跳水、柔道或跆拳道,说法不一),而在这些强项上往往人才拥挤。谁上,上谁,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就龙清泉参加的男子56公斤级举重而言,就有上届奥运亚军吴美锦和名将李争与其争夺一个参赛名额。

就结果来看,随着土耳其天才穆特鲁的退出,随着吴美锦为伤病所困,这届奥运会论能力、稳定性和名气,中国都应该派出貌似更具竞争力的李争才对。然而,毕竟这是在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中国,谁上、上谁不能再靠领导拍脑袋了,要靠赛台上的真刀真枪玩命,靠成绩让对手服服帖帖。

就这样,小龙出水,名声大震于奥运舞台。咱接着说一位陈局长的奥运故事。

还记得上届奥运会女子举重冠军陈艳青吗?她已经是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了。和谋划苏州体育大业、施展领导才能相比,陈局长似乎更愿意享受奥运会上那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于是,她艰苦地复出,在更难“出人头地”的国内选拔赛上脱颖而出。于是,成就了第一个中国女子举重的奥运卫冕者。

或许,有人认为陈局功成名就,不该再与年轻人争了,但我却认为参加奥运选拔是她的正当权利。

自从陈局长举重若轻地拎起来138公斤的杠铃,我就在想,“假如小龙失败,假如陈局三举不起”……我们该不该公然指责这种选拔方式呢?

实际上中国的奥运选拔方式已经人性化了很多,已经很具中国特色,在不少项目上采取了分站式的巡回选拔,最大可能地降低了生理周期、心理周期对选手的影响。而欧美更多采用的是一赛定胜负的办法。为此,世界名将的偶然失手,也让一些体育大国在一些项目上失去了不少竞争力,但从未见过有人指责这种选拔方式。

凡做事必先定规矩,体育也概莫能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3622 2008-08-12 00:00:00 二 规矩面前,就该童叟无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