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 传记 郎朗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青年钢琴家,郎朗对于“竞争”、“赢”、“第一”、“梦想”、“牺牲”、“坚持”等理念在他成功路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了坦率的陈述,这种对于成功的热切渴望与破釜沉舟的追求,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极具启示性和参照性。 郎朗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并不确定自己能拿第一名 清和文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们的演奏绝对精彩。我担心和他们相比,我在技巧上稍显薄弱,但同时,虽然我只有12岁,我还是有一份安全感。到德国来参赛,一路这么走来靠的全是福分。这一连串好运气中也包括我的日本朋友。他给我的礼物是这个世界上最高超的技巧也比不上的。我欣赏清和文演奏的力度,他们无与伦比的专注,对演奏曲目绝对的把握,但我同时也觉得他们太过努力。他们的努力影响了他们对作品的诠释。起码在我听来,他们的演奏缺乏内心的感情。 宣布获奖名单的时候,我和赵教授一起坐在前几排,父亲坐在音乐厅二楼。一位先生走到麦克风前,用德文说了一番话。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但我知道按惯例,有五等不同奖项。有时候,如果评委们认为没有哪个参赛者达到最高的标准,他们会让第一名空缺。在最近几年里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好几次。 最开始是安慰奖,给了三位分别来自乌克兰、立陶宛和西班牙的选手。 然后是比较重要的奖项。先是第五名,给了文。他一听就哭了出来。接着是第四名。我听到的是一个俄国男孩的名字。然后是第三名,得奖的是一名法国女孩。第二名很关键。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失败。当台上宣布第二名的时候,我用双手蒙住了耳朵,很害怕会听到自己的名字。我的老师还是在我耳边为我轻声翻译了德国主持人所说的话:“获第二名的选手来自中国。”我心里直打鼓,啊,千万不要,可千万别给我第二名!赵教授说:“第二名给了清。” 我能看出清很生气。我松了口气,但并不确定我就能拿第一名。好长一阵子,音乐厅里鸦雀无声。 我们静静地等候着。我想起了德国大使馆的签证官,还有海关的官员。我想起我试图在商务舱与文和清坐在一起时,他们心里一定在暗笑。如果我拿不到第一名,或者第一名空缺,我会无比失望。不仅如此,我简直不敢想象今后的路怎么走下去。我们欠的债永远都还不清了。 46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