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第一消费·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典西萨 是如何炼成的?
郑州娱乐业风平浪静
上百年老店 郑州续写传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容应对卡拉OK版权收费冲击波
郑州娱乐业风平浪静
消费者担心费用“转嫁” 经营者称将内部消化额外成本

面对已实施一个月的版权收费,郑州娱乐行业的反应可谓“一言难尽”。一边是收费已成燎原之势,另一边则是一年突然增加的数十万元成本。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免费午餐”已不再,但经营者均表示目前不会涨价,将以“内部消化”的方式吸收掉费用,从而消除消费者担心的成本“转嫁”危机。 晚报记者 唐善普/文 赵楠/图

现状:冲击波下的“风平浪静”

采访中,一业务经理笑称,真正来临的卡拉OK版权收费是一轮对娱乐业不小的“冲击波”。“此前早有多种猜测,但真正实施了却又风平浪静。”他解释说,多数经营者实际上早已根据自身条件准备了应对措施。

但经营者仍存在着异议,认为河南8.4元/天/包房(终端)的收费有些高。“算下来一个33个包房的经营场所,一年得交10多万元。”让贝贝宝迪慢摇会所执行董事徐宏伟有异议的还有就是一些版权费的去向。“一些外国歌曲,或者是找不到版权人的老歌,这部分钱该不该收?”

与徐宏伟持同样观点的不在少数。“收费应该多些灵活的方法。包房的利用率不同,生意不好时也交钱就不合理。”文化路上一家不愿具名的副总经理认为“收费标准不能一刀切”。

疑问:真的不转嫁给消费者?

收费标准出台后,许多消费者担心一些KTV会借机涨价。在记者随机采访中,一些经常K歌的人担忧地说,虽然有规定KTV场所不得向消费者收取版权使用费,但经营者可能会提高包房价格,或暗中提高酒水、零食价格,或提高优惠额度门槛等,在不知不觉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一家KTV场所的刘经理坦言,目前大多数经营者都不会涨价,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客源,但经营者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损失。记者走访得知,目前郑州大部分娱乐场所的房间费没提价,但一些酒水价格却有浮动。“如果费用超过了承受能力,不涨价也不行。”刘经理表示。

业界:“内部消化”不涨价

针对消费者担心经营者“转嫁”费用,银庄娱乐广场的总经理尚升表示:会采取内部消化的形式降低因收费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方式有很多,控制内部损耗成本,多举行活动、引进一些新的时尚的娱乐方式等都可以吸引消费者。最起码年底前我们不会提价。”

一家KTV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市场受一些大的事件影响较大。“虽说版权使用费对我们造成很大压力,但经营者完全可以将它在内部自行消化,这样也更有利于KTV市场的优胜劣汰。”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副处长赵怀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版权收费总体来说是市场调节行为。如果你定价过高,人家不消费,你想转嫁也不成。而在徐宏伟看来,“经营者下工夫找准消费者心理,形成良好的品牌和口碑,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有了客源还怕什么?”

声音:版权收费对经营影响不大

早在2006年的8月28日,中国印象集体管理协会负责人王化鹏作客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时空调查”时曾称,版权费对卡拉OK厅而言,就像必须交水电费一样不能少,但对经营者的影响不大,因为它在整个营业额当中占的比例很小。“可能就是1%、2%,大约只相当于韩国、日本这些国家的1/4、1/6,甚至1/10。”

此前,郑州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水明也对媒体表示,对郑州KTV企业签订合约交纳版权费的情况比较乐观。多数经营者都很支持与配合。

而按照由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委托代收版权费的河南天合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磊的说法,据天合公司调查,郑州市KTV场所内的包间,一天的点播量在42首~78首之间,每家KTV的包间数在10个~90个,每月需预交版权费2520元~22680元,这在营业额中占很小比例,对经营影响不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508 2008-09-05 00:00:00 五 郑州娱乐业风平浪静KeywordPh消费者担心费用“转嫁” 经营者称将内部消化额外成本从容应对卡拉OK版权收费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