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海明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可口可乐欲收购汇源,其中原委迄今仍不明朗。不过,卖家不急看家急,网上有许多反对的声音,多家企业也坐卧不安,聚集商讨,准备联名上书商务部反对此次收购,理由是可口可乐和汇源合并之后,将垄断一半以上的渠道,其他企业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我们不是预测大师,无法事先知晓该事件的最终结果。但民族品牌该不该被外国企业收购的争论,从中折射出了一些国人的不自信的心态。 自信通常表现为自尊。不自信未必总是以自卑的面目出现,恰恰相反,很多时候,缺乏自信心的民族和个人,表面上看到的是相当的自尊。这种心态,可称为超自尊。超自尊不是自信,其实质属于自卑。健康民族自信心的确立,是判断一个大国心态的基本元素。健康的民族自信心,在遇到一些涉外活动时,心胸坦然多于敏感,客观多于主观,理性多于冲动。 可口可乐提出收购汇源的意向,本是一项普通的跨国商业事务。不论洽谈成不成功,起码可口可乐令人心动的报价之中,已经蕴涵了中国民族品牌的含金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起码不该对可口可乐抱有太多的敌意。 实际情况有些尴尬。网民担心民族品牌倒掉,企业担心可口可乐对中国饮料市场的垄断。这些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依笔者之见,即便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成功,也不意味着民族品牌的垮掉。汇源饮料和可口可乐的饮料,类型和口感不同,除非可口可乐敢于冒着毁掉汇源品牌的风险,直接贴上可口可乐的标签卖汇源产品。这一点,在已经和外资合营的诸多民族品牌中(如新飞电冰箱)得到了很好体现,哪怕穿上“洋装”,但骨子里还是中国的民族品牌。至于说垄断威胁,我们的政府岂能坐视不管? “宁饮白开水,不饮可口可乐!”类似的“爱国”声音不绝于耳。我要说的是,市场国际化的时代,我们何必要以爱国的名义反对企业间的商业行为?动辄就喊小家子气的口号,正是自卑心作祟的表现。 相信汇源,它比我们更知道怎么做。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自信心。新闻见本报今日A22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