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北京残奥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胳膊一样可以“跑”
巴士再现 小贝缺席
情牵残奥
志愿者精神
“做志愿事业的种子”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情牵残奥
◀9月9日,首次参加残奥会的李知锡获得R5级混合组10米气步枪卧射-SH2比赛冠军。昨天,他再夺一金。在比赛中,已经怀孕6个月的妻子朴金顺一直陪伴在李知锡身后,亲手为他装入每发子弹,爱情的伟大力量让他弹无虚发,最终两次登上最高领奖台。
▶21岁的中国香港姑娘郭海莹为中国香港代表团摘得北京残奥会首枚金牌。郭海莹13岁开始接触硬地滚球运动,每周训练三个晚上,每次训练两小时。她的父亲起初是队中的一名志愿者,从一开始就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后来成为该队的教练。
▶葡萄牙硬地滚球选手费尔南多·费雷拉的轮椅有些特别,因为它上面贴满了费尔南多家人和朋友的照片,在亲情的激励下,他携队友闯入硬地滚球BC1-2级混合团体赛决赛。
▶德国选手托伊贝尔(左)在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个人追逐赛(LC4)决赛中夺得银牌。赛后他立即赶到场边,亲吻自己的女儿。
▲66岁的莉比·科斯马拉(右)和17岁的丹妮尔·方在北京残奥会R8女子50米运动步枪3×20米-SH1资格赛上同场竞技。美国选手丹妮尔·方出生于1991年。如今两位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枪手怀着同一个梦想来到北京。

你的手,牵引着我的梦——

为我装入一颗颗爱的子弹,从此弹无虚发;

为我指出一条条奔跑的路线,从此一往无前;

我贴上一张张亲人的照片,从此处处是家。

来到这个世界,便有了生存的价值。不放弃,也不灰心。通往远方的小径,磕绊再多,荆棘再密,请抓紧我的手,我们一同来摸索,来挪步。两个人的力量,若有情,便大过天。  

或许会跌倒,撞疼了膝盖。但淤青散去前,已到了下一程的分水岭。

或许也会丧气,黑暗是这个世界唯一的色彩。但是,当爱升腾,你是否感到心明眼亮,希望的彩虹那么炫耀。

请相信,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流露:亲情、爱情、友情,会帮助你闯过一关又一关。北京的这个初秋,是淡金色的,那是情谊纷飞的色彩。

本组文图均据新华社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591 2008-09-13 00:00:00 六 情牵残奥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