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3版:第一健康·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动 ”了我的血压
谁“惹”了我的关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谁“动 ”了我的血压
呈现“三高” “三低”患者对高血压认知淡漠 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管住嘴 迈开腿

新闻提示

上周三(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家庭自测血压。据临床了解,人们对血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大家对高血压的认知相对来说比较淡漠,还有人即使知道自己已经患了高血压也不以为然。专家提醒,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另据调查显示,高血压病人不仅逐年增多,而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其原因是这些人大多工作压力大,不注意劳逸结合和坚持适当的体育活动,再加上饮酒、高盐、肥胖,这四个方面加起来,导致高血压患病率趋于年轻化,增长也比较快。

降血压就要“斤斤计较”

血压正常也应每年查

“您多大年龄?”“54岁。”“今天测量的血压是145/90mmHg,应该再降些。”“我平时比这还高,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类似这样的对话,在门诊很常见。医生认为病人的血压控制得还不够好;而患者则对目前的血压已经很满意。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符文缯主任医师介绍,高压超过140,低压超过90,不同时间三次测量符合这个标准就是高血压。但高压在130~139 mmHg、低压在85~89 mmHg的血压是需要警惕的血压。因此,建议市民家中最好自备一个血压计,尤其是35岁以上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中青年最好能3个月量1次。血压正常的,1年可以查2~3次;血压很高的,1个月查1次甚至1周查1次都是必要的。

呈现“三高” “三低”

患者对高血压认知淡漠

符主任提醒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而且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特点:“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他还说,目前,高血压治疗中存在一些误区,患者跟着感觉走,不少病人头晕头痛就吃降压药,症状缓解了就不吃。其实,一旦确诊高血压病,患者就应当认真对待,大多数高血压为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或终生服药。

然而许多高血压病人对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掌握得并不十分清楚,有的病人因为没有明显症状或暂时没有出现并发症,就更不关心自己血压的高低了,这样在治疗上就无从下手,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进一步恶化或引起其他更严重的疾病,这些现象我们在临床屡见不鲜,其后果是血压波动比较大,而突发升高的血压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血压还是应该预防为主,规范化用药比较好,经济上负担相对较少,因为患上脑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不但身体受罪,花钱也会更多。

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管住嘴 迈开腿

专家说,预防高血压的关键是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减少食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每人不超过6g);减少食用油、肥肉、油炸食品等含脂肪较多的高热量食物,适当运动(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另外,如果长期承受压力或无法有效地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也会比较容易患上高血压,所以缓解压力是防止高血压的一道重要关卡。同时,专家认为,患了高血压再抓这些当然能缓解症状,但最好年轻的时候就要注意平衡膳食,注意运动。 晚报记者 董亚飞 张玉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