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郑州救市的17条政策出台。之后几天,记者采访发现,原本为刺激购房需求的政策效果不太明显,虽部分急需住房的购房者有所行动,但更多购房者则认为新政的优惠项对购房压力而言微乎甚微,期待房价能够真正下跌。
晚报记者
王亚平
急需住房,所以见好就用
上周六下午,在三门峡工作的陈峰(化名)就匆忙地从家里来到郑州,与女朋友一起穿梭于多家售楼中心。女朋友在郑州一电脑公司上班,不打算跟陈峰回老家生活,没办法,两人不得不将新家安在郑州。
“以前购房用公积金贷款必须是本地的,现在17条新政中表示从11月起,像我这样的外地人来郑州买房也可以用住房公积金了,我打算先看好房子,到11月办手续。”陈峰欣喜地说。
公积金贷款政策的放松,同样惠及的还有郑州本地的购房者。晓云这两天就在积极看房,她一直想买个建筑面积7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苦于手头存款只有6万,就算每平方米4000元,按照原来公积金贷款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首付比例最低为30%来计算,也还缺2万多。
新政出来后,晓云就可以轻而易举成为有房一族了,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低至20%了,这样首付还不到6万。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契税税率也统一下调到1%,按这样总房款28万算,还能少交2800元。
“如果兜里揣的钱不够多,买房心里都打颤,现在新政策出来后,去看房感觉腰板都直了。”晓云精神十足地说。
据了解,近几天,如陈峰和晓云这样亟须解决住房问题的购房者在逐渐增多,“虽然说具体优惠还不是太多,但购房新政的确为我们成为有房一族搭建了桥梁。我相信这也是楼市稳定的一个信号。”陈峰坦言。
不为所动,坚信“冬天”到了购房更实惠
新政之下,在部分购房者选择见好就用时,很多购房者还是极为坚定地选择等待。
本周一上午,记者致电参加本报看房直通车的陈女士,陈女士已经多次看房,问及她近期是否选择出手,没想到其态度极为坚决:“等待。”
之所以要买房,陈女士是对现在的居住环境不太满意,打算找个户型大、社区好的房子,也算终极置业了。不过此次新政对于购买90平方米以上商品房的没有优惠,而据了解,二次置业以及选择大户型的消费者也是现在的购房主力军,他们的按兵不动就使新政的效果不太明显。
在郑州单身漂了三年的冯磊,原本将置业计划定在今年,却一直未能实施,新政出台后,他竟然不为所动。“这次救市的17条出台后,同事、朋友都建议我抓住机会赶紧买,可我认为时机还不到,不是我钱不够,是现在的一点优惠不足以‘解渴’。”冯磊机警地说。
在他看来,契税方面给予1%的优惠,无非是几千元,这对几十万的总房款而言,简直杯水车薪。“大家都期待商品房能够降价,特别是一些品质不怎么好、价格却高居不下的房子,凭什么我要用自己的血汗钱为它买单。”
冯磊的一席话极为犀利,却道出了很多依旧等待的购房者的心声,他们态度之坚决导致大部分售楼中心仍然门可罗雀。
一直声称自己与买房无缘的李斌,实际上并非不想成为有房一族,而是没有充足的购房资金,今年看到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他承认自己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就等着郑州房价也能大幅下降,即便高档社区抗跌性比较强,很多品质一般却售价很高的房产品就应该下降一些,这样他就有可能凑钱买房了。“可是郑州还没有明着降价的社区,政府就出台新政了。”李斌边讲边挠头,略显焦躁,“不过我认为,新政本意是要刺激需求,是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并非救开发商,房地产的秋天已经来了,冬天还会远吗?我会继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