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3版:第一地产*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观望氛围呈“胶着”
预期“错层”难突围
朱中一:
学会“退而求其次”
顺应形势早突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朱中一:
学会“退而求其次”
顺应形势早突围

朱中一:

学会“退而求其次”

顺应形势早突围

11月1日下午,河南房地产业商会和郑州市房管局主办了“2008~2009年房地产形势与发展论坛”,河南几十家房地产企业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在论坛上, 记者采访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内最早上书中央“救市”政策的主要撰写者朱中一。

晚报记者 王磊/文 吴琳/图

国际国内形势主导房地产业走势

晚报记者:如今主导房地产行业走势的关键在于哪些方面?

朱中一:多年来,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如今进入调整期,房地产行业调整的持续时间、深度和房地产的下调幅度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是房地产市场自身规律的体现。另外,近期政府出台的政策也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影响的力度有多大,能够在什么时候发挥作用,还需进一步观察。

晚报记者: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双防”转为“一保一控”,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行业走势影响几何?

朱中一:上到中央宏观调控思路上的微妙变化,下到地方政府积极响应,都将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信心难以恢复

晚报记者:如今市场“供销倒挂”的现象明显,观望氛围正浓,“救市”政策的出台能否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请您预测一下今后市场的变化。

朱中一:从当前形势来看,房地产市场信心一时还难以恢复,但是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从总体态势看,市场在下行一段时间后将会上升,但这个时间段很难判断。可以确定的是,市场下滑的空间很有限。

晚报记者:房地产行业如何走出市场调整期,从而实现软着陆?

朱中一:总体来说,归结为四点,首先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理性一点。其次,政府在政策上要微调一点;第三,银行对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产品有市场的企业在信贷上支持一点。第四,老百姓购房要理性一点。

房地产企业应顺应形势主动转型

晚报记者:市场蛰伏期,房地产企业应该怎样调整发展思路呢?

朱中一:房地产企业应更多从市场规律入手,从最困难处防范,向最好处努力,顺应形势主动调整与转型,先求生存后求发展。希望我们的企业要审时度势结合目前的形势认真研究市场,细分市场,并结合市场的需求,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开发战略,把调整策略、加强管理、塑造品牌、稳健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晚报记者:郑州“救市17条”里鼓励企业重组与项目合作,你怎么评价?

朱中一:客观来说,现在政府出台的政策,核心点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稳定社会,如果说“救市”,也主要是为了救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证金融的安全,考虑到广大百姓的利益。房地产洗牌是行业成熟的必由之路,在调整和转型期企业进行有效组合,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会更加有利。

房地产企业要学会“退而求其次”

晚报记者:在市场调整期,房地产企业原先的发展战略、开发地域和开发品种是不是也要跟着调整呢?

朱中一:在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要清楚地认识到政策释放出的信息,正确认识到市场的真实需求,从而理性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从而支撑企业成功转型,否则就是缘木求鱼。

具体的讲,房地产企业不要老盯在一线城市,在开发项目上不要老盯着高档社区,不妨关注一下政府提倡的保障性住房。

晚报记者:现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呼声很高,目前郑州也有开发商已参与新农村建设,这是不是一个新的方向,能否解决供需矛盾的问题?

朱中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中国,面临着城市发展需要扩大用地和不能多占耕地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能够增加土地的有效供应,从而缓解城市用地不足与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矛盾。经过批准涉及城乡统筹的地方,房地产企业也可以参与,为城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