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加坡唯一国际集团副总裁、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杨建伟受邀来到郑州,就新加坡资本市场的运作与管理作专题讲座。他说,新加坡资本市场上,机构为主,散户为辅,并十分青睐制造业。目前,已有3家郑州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郑州市的中小企业想到新加坡上市,现在就可作准备,等全球经济回暖,上市正是好时机。晚报记者 徐刚领
杨建伟现任唯一国际集团(新加坡)有限公司副总裁,同时兼任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意大利和英国从事国际投资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在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政府当局的改组与咨询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1993年到新加坡后,杨教授成功地帮助新加坡的公司在中国展开联合投资项目,出版了《投资中国的必修课》、《从读书学管理》等著作,由此奠定了他在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以及管理咨询方面的地位。
资本市场特点:制造业上市公司占四成
杨建伟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年期间,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腾飞,被世人称为“亚洲奇迹”,新加坡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新加坡资本市场的特点在于:市场经济的成熟度高;国际化程度高,是个开放的市场;国际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大;资本构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散户投资者为辅;操作比较保守,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业、项目,如制造业项目,制造业上市公司占到全部上市企业的四成;中小型企业占多数。
新加坡股市:外国上市公司占40%
新加坡交易所成立于1999年12月,截至2008年9月,新加坡交易所已有765家挂牌上市企业,总市值约3500亿美元。新加坡交易所是一个区域性交易所,它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此上市。到今年9月,已有国外公司303家,市值1120亿美元,分别占上市公司总数和总市值的40%和32%,其中中国公司150家,主要分布在江苏(24家)、广东(24家)、山东(22家)、福建(21家)。河南公司8家,市值21亿新元。郑州市的思念食品、大观地产和阳光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上市建议:现在就可为上市作准备
杨建伟说,企业要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就筹资的时机而言,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要综合考虑、权衡,对筹资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也要有充分的考虑。”公开上市是许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宏大目标;企业成长、发展和壮大到一定规模时,成功上市将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一般筹资方法无法满足。他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形势仍不看好,但是后年将会变好。企业现在就可以为赴新加坡上市作准备,准备工作一般需一年多的时间,后年上市正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