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帆
11月16日,我们这帮离开博物馆31年的人在一起聚会,虽然早已没了青春年少时的风采,但每当谈论起31年前那段难忘的讲解经历,却都记忆犹新。
1977年,我们还是十七八岁的学生,高中毕业后来到博物馆当讲解员。那时,毛主席、周总理刚刚去世一周年,省博物馆特举办了毛主席、周总理纪念展,也正是有了我们这群青春靓丽、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使得博物馆里顿时充满了活力。
拿到讲解词后,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反复地背诵、演练讲词。特别是我负责讲解的这两个部分,里面的会议和主席讲话原文比较多,要求非常严格,一点都不能出错。因此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我就和我的同伴来到黄河路和经七路交叉口的军区汽车连楼下背讲词,那时的经七路还是土路,没有路灯,天又黑又冷,我们俩就坐在窗户下面的石台上,借着月光互相提问着背讲词。有时讲到动情处,就不由得提高了分贝,冷的时候,就起身活动一下再接着背,可是由于光线太差,很难看清楚,所以大多数时候,不得不用手电照着,这时,忽然有一束灯光从一扇窗户里照过来,特别明亮,我俩顿时惊呆了,不知道是声音太大惊扰了别人的睡眠,还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就是这样一束灯光每天早晨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我们把讲词练好。
后来,在讲解过程中我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许多观众,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讲解任务。白驹过隙,30年转眼就过去了。如今,这楼和那片明亮的灯光早已不在,可它给我留下的回忆,却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