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在一马路中段。往南约100米向西一拐弯,没多远就到了铁路文化宫。
那时候,铁路文化宫附近可热闹了。有好多小吃摊在那里经营,几乎天天都像有个小庙会在那里沸腾。远远地你就能闻到那里飘过来的各种小吃的混合香气,直把你的胃口高高地吊起,让你忍不住将脚步迈向那里。
在铁路文化宫门口西面,有一个卖水煎包的小吃摊。那里的生意最好。每天都有好多人在那里吃水煎包。水煎包浓浓的香味,也总吸引着我和弟弟老爱去那里玩。也许,单纯的童年对喜欢吃的东西会有更多的留恋。我们总是盼望着每周星期天的来临。
因为,每到星期天,爸爸就会带着奶奶、我和弟弟,我们一块儿到那个卖水煎包的地方美美地吃上一顿,解解馋虫。最主要的是,奶奶最爱吃这里的水煎包。爸爸非常孝顺,对奶奶特别好。奶奶患有哮喘病,还尽心尽力地照顾不谙世事的我们姐弟们。爸爸总说奶奶很辛苦,总想让奶奶多吃些她喜欢的食物,聊表孝心。
这个卖水煎包的摊位,其实很简陋。只搭一架宽宽的布篷,摆几张矮桌和一些长条凳子。但由于煎包好吃,弥补了环境不雅的缺陷,吃客总是很多。有时还需要在一旁等座。每每这时,我就会站在煎水煎包的大煤火炉旁边,好奇地瞅着那师傅,看他是怎样将这么好吃的煎包做好的。
师傅先掂着油壶,悠然地将胳膊晃了几下,平底锅里就均匀地铺上了一层亮亮的油光。然后,师傅麻利地将生煎包一个个铺摆在锅底。摆满后,师傅又掂了旁边一只水壶,将那水壶里的水(也可能是调料水)快速地、均匀地洒向锅里。只这一洒,锅里的水煎包就开始滋滋、滋滋地响,像欢快的小鸟叫了起来!一股水煎包特有的香味就随着水气从锅里冲腾而出!直香得这方小天地微微发颤!直香得我等馋涎欲滴,恨不能立刻吃到嘴里,方解馋欲!你再想吃,那师傅并不急,一副悠然的样子。少顷,他揭开锅盖,将煎包依次翻过。然后,又顺锅边转圈浇油,等油烟起时,再浇几圈细水。只听那锅里的水煎包儿滋滋响着,越发像一群小鸟儿在开大会!
好不容易等到师傅起锅,一盘盘的水煎包儿挺着白白、亮亮的肚皮儿,拖着焦黄的群摆,炫炫地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咬一口,外焦里嫩。鲜嫩的韭菜和金黄的鸡蛋馅香得人腮帮子发酥!美美地吃得快饱了,再喝上一碗小米绿豆稀饭,就觉得这个星期天是童话里的小公主所过的最美的日子!
每次吃过水煎包,奶奶都会叫爸爸再买些给妈妈带回去热了吃。她们婆媳关系很好。妈妈干的是服务行业,越是节假日、星期天越忙。可有什么好吃的,奶奶都记着让给妈妈留着。
转眼已是人到中年。童年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那水煎包儿滋滋响的声音却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妙的音乐。那美妙的音乐之声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连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