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闵良臣
一般来说,即使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像马路边水泥电线杆这种特殊财物,也还是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而我们中国人自从踏进小学那一天起,就接受了一种教育,这就是“要爱护公共财物”,除了老师们嘴上说,每个教室的墙上往往也贴有这样的条幅。
然而,从报道中来看,马路边一根水泥电线杆被撞断后,“肇事”者想通过赔钱让事故尽快得到处理,可忙活一天,居然找不到这根电线杆的“主人”。这真要算一桩奇事,让人觉得有些好笑却又笑不出来。
谁都知道,这根电线杆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谁也都知道这根电线杆一定是花钱所买,而且极有可能花的就是纳税人的钱。当然,一根电线杆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外人往往不大清楚,但时至今日,只需皱皱眉头也能明白,绝非几十块钱就能买到。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就没有人来爱护这件毕竟有着一定价值的“公共财物”呢?
给人留下的猜想不外乎这么两点:一是这根电线杆固然是公共财物,但也正因为是公共财物,也就没有什么人会特别看重它,更不会像爱护私人财产那样爱护它。二是这根电线杆的产权可能还不太分明,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而这根电线杆除了站在那里为这个城市的广大市民服务,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它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因此,有它没它也就不当回事了。也正因此,这次出了“事故”,谁都不想把这种“事”揽过来,这才造成现在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让人觉得这根电线杆仿佛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当然,我们总还是应当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凡事要从好的方面着想,即司机张先生虽然找了一天,有可能仍然没有找到这根电线杆的产权单位,而这根电线杆的“主人”可能也确实不知道他们这个财物被人损坏了,别人要来赔偿。
果真如此,无论如何,毕竟会让我们这些纳税人多少得到一丝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