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密码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解开光绪之死百年谜团
探访西西里岛
木乃伊地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解开光绪之死百年谜团
1908年光绪葬礼场面

光绪到底是因何而死?中央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等单位联合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项研究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日前给出了确切结论——砒霜中毒。

光绪皇帝和慈禧的矛盾 成了朝野皆知的“秘密”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1月21日、22日,大清国名义上的统治者光绪皇帝和实际上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在10个时辰内先后驾崩,让国人备感震惊和惶惑,也给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增添了更多不祥的氛围。

大清国的臣民们心知肚明的是,10年前,急于变法图强的光绪皇帝触怒了慈禧太后,结果被无情地软禁于中南海瀛台,从此失去一切政治影响力,成为一尊政坛木偶。尽管宫门九重、帝都万里,但皇帝和太后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已经成了朝野皆知的“秘密”。

在此背景下,这对“冤家”几乎同时死去,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隐藏着惊天的秘闻?熟知“斧声烛影”之类典故的国人对此满腹狐疑,一时群议纷纷,流言四起,以致清政府下令“悬赏通缉造言煽乱匪徒”。

然而,禁令不仅无法消除流言,反而会激发人们对真相的诉求。这种心理既是出于人们求知的本能,也是出于对弱者的同情。

距帝、后之死不到3年,清王朝土崩瓦解,诸多禁忌也随之烟消云散。到了民国乃至更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质疑光绪的死因甚至直接认定光绪死于谋杀。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长期陪侍光绪的起居注官恽毓鼎、给光绪看病的医生、内务府大臣增崇之子、末代皇帝溥仪、慈禧的贴身女官德龄以及晚清大臣伍廷芳等,他们都留下了有力的证言。

起居注官恽毓鼎在日记中写道:“清之亡,虽为隆裕(光绪皇后,宣统三年批准发布清帝退位诏书),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慈禧太后)也。”

而外交大臣伍廷芳早在1904年就对日本公使内田康哉透露说,光绪皇帝必定死在慈禧太后之前:“今围绕皇太后之宫廷大臣及监官等俱知道太后驾崩即其终之时。于太后驾崩时,当会虑及自身安全而谋害皇上。”

光绪的继承人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回忆此事时,目标指向更明确:“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

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疑是慈禧太后授意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者的回忆,还是“处江湖之远”者的猜测,凶手都不外乎是慈禧、李莲英和袁世凯三人。其中的逻辑也不难理解:慈禧肯定最担心光绪在她身后大搞翻案之风。对李莲英和袁世凯等人而言,政治就是赌博,他们已经把全部赌注押在老佛爷一方,如果光绪在慈禧死后掌权,他们肯定会输得血本无归,包括性命。

历史教会他们这样思考问题,也教会我们这样理解他们。然而,仅凭这些证人、证词以及反复演绎的历史逻辑,我们尚无法解开这个百年谜案,用肯定的语气书写这段历史。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范毓周先生曾说,没有真实的历史,只有历史的真实。

1938年,位于河北易县的光绪陵墓(崇陵)被盗掘,随葬财物被洗劫一空,所幸光绪遗骸尚存。1980年,文物部门清理并重新封闭了崇陵,工作人员富有远见地留下了光绪的一些头发、遗骨以及若干衣物,存放在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库房里,为光绪死因的最终揭秘埋下了伏笔。

从200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等单位联合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项研究组,运用侦查破案的思维方式,利用“中子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光绪的头发、遗骨、衣物以及陵墓环境进行了为期5年的反复检验和缜密研究。

研究发现,光绪头发、遗骨和衣物上的砷化物含量严重超标,而这些砷化物就是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令人吃惊的是,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高达201.5毫克,而60毫克以上的砒霜就能致人于死命。这次检测和研究的详情、方法、数据由钟里满等13位专家写成《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结论已于近日发布:“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至此,已成历史之谜的光绪死因终于真相大白,但谋害光绪的凶手到底是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戴逸在其论文《光绪之死》中分析道:“以当时的条件、环境而论,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主使、授意,谁也不敢、也不能下手杀害光绪。”

至于当时外界盛传光绪体弱多病,清廷广求名医为光绪诊治,乃至后来许多学者据此论证光绪是因病而死,这很可能是因为慈禧使了“障眼法”。戴逸推测认为,“慈禧唯恐自己先死,光绪复出掌权,故而在全国求医问药多次,大造光绪病重的舆论,希望光绪因体弱多病而先死……但事与愿违,偏偏自己先罹重病,势将不起,故临终前令亲信下手毒死了光绪。”

其实,能否揪出下毒的人并不重要。我们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并从中认识和警醒封建王朝权力争斗中那些并不新奇的表征和规则,比如血雨腥风、人性泯灭、成王败寇和命运无常,等等,这样于古于今也就足够了。据《中国教育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